当前位置:首页> 堪舆大观> 玄门轶事> 正文

快速联系

玄门轶事

请记住本站永久中文域名:风水业协会.cn

《山海经》 中的上古神树2:雄常与服常

分享到:
来源:山海经      作者:浅清婉           2021-10-29 17:43
字号:T|T
《山海经》 中的上古神树2:雄常与服常


《山海经》中有两种很让人搞不懂的神树,一种叫“雄常”,一种叫“服常”,这两种树都称“常”,可以前大家弄不懂是怎么回事,多认为“常”就是“棠”,就是一种树木名,《说文解字》里说“牡曰棠,牝曰杜”,段玉裁注:“今之海棠皆华而不实,盖所谓‘牡者曰棠’也。”他认为那种只开花不结果的海棠树就是古人说的“棠”。可仔细考察一下,事情恐怕“常”未必就是“棠”,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海外西经》:“肃慎之国,在白民北。有树名曰雄常,先入伐帝,于此取之。”

《海内西经》:“服常树,其上有三头人,伺琅玕树。”

先说“雄常”的“雄”,据郭璞注说“一作雒”,《淮南子·地形训》作“雒棠”,“雄”在古书里也写作“䧺”,和“雒”字形近,“常”、“棠”二字音、形并近,古书里也常见二字通假。那么“雄常”就是“雒棠”,其中“雄”和“雒”当有一误,可惜我们不能确定到底是哪个正确。

还有一些话是搞不太明白,比如《海外西经》说这树“先入伐帝,于此取之”,根据郝懿行的《山海经笺疏》和袁珂的《山海经校注》所说,也作“先人代帝,于此取衣”,或作“圣人代立,于此取衣”,郭璞的解释是“中国有圣帝代立者,则此木生皮可衣也”,可见郭璞见到的本子可能就是作“圣人代帝,于此取衣”,他的意思是中国有圣人即位为帝的时候,这棵树就会生出皮来,这树皮可以用来作衣服。可让人莫名的是,这棵树一直在,也一直该有树皮,它一直可以用来做衣服,为什么非要等圣人代立的时候才来取了做衣服?很让人费解。

喻权中在《“肃慎雄棠”与中国北方民俗传播学上的“三化”》一文中,给“先入伐帝”做出了新的解释,他认为“入”是“人”之误,而“伐”、“帝”则是殷墟卜辞中祭名的“伐”、“帝”(即后来的谛),“先人伐帝,于此取之”是云:其祖先在这里(雄棠树前)采用(取)伐、帝等祭祀方式。这是在记述肃慎族一个最主要的宗教特色——以雄棠为对象的神树、氏族树崇拜。

不过喻先生的说法也未必可靠。因为经文里明确地说了“于此取衣”,说明这棵树和作衣服有关,那么这个“常”很可能就是衣常的“常”,并不能读为树名的“棠”。《说文解字》:“常,下帬(裙)也。从巾尚声。裳,常或从衣。”“常”是“裳”的本字,看看先秦和秦汉的出土文献中,衣裳的“裳”都是写作“常”,后世通用“裳”,“常”只用为“平常”、“寻常”之类的意思了。

其实我个人觉得,“先入伐帝”这么四个字,其实全错了,所以才读不懂。“先”应该是“天”字之误(古文的“天”是在“先”上加一横),“入”是“人”之误,“天人”是指天上的神人,后来人们也用“天人”表示神人、仙人。“伐”是“代”之误,就是更替、更换的意思。“帝”就是“常”字之误,也就是衣裳的“裳”。“天人代常(裳),于此取之(衣)”,就是说神仙们更换下裳的时候,到这里来取之。这种叙述,类似《大荒南经》记载的云雨之山上的栾树,“黄本,赤枝,青叶,群帝焉取药”,就是这种栾树群帝到这里来取了做药材。那么就可以知道,经文里是说这神树的名字叫“雄(雒)常”,很可能是一种“常(裳)”的名字,就象“霓裳”、“霞裳”、“罗裳”、“纁裳”之类,就是一种可以作衣裳的神树,天人们要更换衣裳了就来这里取,所以树名才叫“雄常”或“雒常”。

那么,在“雄”和“雒”之间很可能作“雒”是对的,“雄”是个误字。“雒”它就是“络”的通假字,“络”的本义是没经过沤治的麻,那么“络常”就是说这树皮就是天然的原料,不用修治就可以直接拿来作下裳。“络”也有围绕义,说这树皮可以拿来围在身上作下裳,也能讲得通。

另外,《海内西经》还记载了昆仑虚上有一种“服常树”,说:

“服常树,其上有三头人,伺琅玕树。”

吴任臣《山海经广注》认为“服常”就是《淮南子·地形训》里的“沙棠”;郝懿行根据《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类书引《庄子》载老子说:

“吾闻南方有鸟,名为凤,所居积石千里,天为生食,其树名琼枝,高百仞,以璆琳、琅玕为宝。天又为生离朱,一人三头,递起递卧,以伺琅玕。”

那个“以璆琳、琅玕为宝”的“宝(寶)”当是“实(實)”字之误,就是果实。郝懿行认为这树上的那个“三头人”就是“离朱”,也称“离娄”,是古代一个很有名的神,他以眼睛好使著称,《慎子》所谓“离朱之明,察秋毫之末于百步之外”,大概是因为要看守琅玕树所以眼睛得好使。

不过我觉得呢,这个“服常树”其实也是“雒常”之类的神树,“服”也就是穿衣服的意思,“服常”应该是说这树出产可以穿的衣裳。“服常”可能一本是作“洛(雒)常”,《淮南子·地形训》就是根据这个本子,不过他把“洛”讹成了“沙”,把“常”通假成“棠”, 结果就成了“沙棠”。

在宋代以前,我国中原地区还没有棉花,古人作衣服,除了直接用兽皮之外,就是用布裁制。织布的原料主要就是两类:一是采桑养蚕,缫丝纺线织布,但是这类丝织品很贵重,产量也少,只有王公贵族等有身份地位的人穿得起;二是用麻、葛等植物的纤维纺绩成线,用来织布做衣服,这是大众百姓的常服,其中麻用得最多。古人说“民以食为天”,可在说生存四要素里却是“衣食住行”,把“衣”放在前面,可见古人对衣服的重视,所以古人把农事也称为“桑麻”,它们是衣服的主要来源。当然也有用树皮或其它草类做原料的,比如楮树,又称为“榖”,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里说:“江南人绩其皮以为布,又捣以为纸”,显然楮树皮的纤维是可以织成布做衣服的。

雄常、服常这种神树的皮可以用来作下裳,才给起了这么个名字,所以它们并非是棠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