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名师动态> 正文

快速联系

名师动态

请记住本站永久中文域名:风水业协会.cn

崔波:《周易》文化的内涵和意义

分享到:
来源: 周易研究       作者: 崔 波           2021-11-29 14:39
字号:T|T
崔波:《周易》文化的内涵和意义

一、《周易》内容概述

第一,关于《周易》

关于《周易》的“周”字主要有三释:

一释“周”为“周普”。东汉郑玄曰:“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也。”今刘大钧先生同意此释。他说:(唐人陆德明)《经典释文》从汉人之说,谓‘周’字‘遍也,备也,今书名,义取周普’,这是正确的。”

二释“周”为“周代”。唐朝孔颖达曰:“郑玄虽有此释,更无所据之文……。其犹《周书》、《周礼》,题周以别馀代,故《易纬》云:因代以题是也。”(《周易正义》)南宋朱熹亦曰:“周,代名也”。(《周易本义》)今金景芳先生同意此释。他说:“据我看,朱熹说的对,周应当是周代的周,不是‘周普’的周”。

三释“周”为“周转”。今人郭建勋曰:“周易,即周转变化或周环运动”。

关于周易的“易”字,本义为锡为赐,引申义为易,即变易,大家都同意;具体取象何物主要有三释:

一释“易”为‘蜥蜴”。东汉许慎曰:“易,蜥蜴、蝘、蜒,守宫也;象形”。(《说文解字》)“易”的上半部是“日”字,犹如蜥蜴的头,下半部是“勿”字,犹如蜥蜴的身和脚,意取其颜色多变。二释“易”为“日月”,象征阴阳变化。东汉魏伯阳曰:“日月为易”。“易”的上半部是“日”字,下半部是“月”字,意取其阴阳交变。三释“易”为“日出”。今人黄振华曰:“在殷代的甲骨文中已经有“易”这个字,而且是一个字……这是一个象形字……象征日出……以日出来象征阴阳变换”。

我认为,《周易》的“周”字以释为周代较妥,赞同金景芳先生的观点。另据《周礼·太卜》云:“(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一曰归藏,一曰周易”。可见《周易》是周代太卜所掌的一部卜筮之书;再者,据孔子尊周。“易”,就是变易,以释为以日月代表的阴阳交变较妥。因为《周易大传》说得很明白;“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之义配日月”(《系辞上传》)。可见,《周易》就是周朝的一部关于变易的书,英译The Book Of Changes

周易,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提法。狭义的《周易》指的是《周易古经》,广义的《周易》则包括《周易古经》(简称《易经》)和《周易大传》(简称《易传》)。本书拟取其广义。

周易古经,成书于殷周之际。这是一部占筮书,通过一定的筮法起卦和占断,即利用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的变化来预测吉凶。这标志着古人开始意识到自身的力量,由迷信转向科学的人类觉醒,是科学与迷信相混杂的一种认知体系。春秋战国的大圣人孔子及其弟子们熟读《周易古经》,创作《周易大传》,把蕴藏在占筮之中的哲理提升上来,并且发挥得淋漓尽致,使《周易》成为一本关于宇宙和人的充满伟大哲理的书,标志着哲学从神学中脱胎而出的人类新觉醒。自从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周易》一跃而为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之首,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首要代表作。

总而言之,《周易》,包括经和传,是一本《易经》讲占筮,《易传》讲哲理的充满着中国古代人智慧的重要经典。

第二,《周易》的时代、作者

《周易》中《易经》与《易传》是不同时代的产物。关于《周易》的时代和作者,传统有名的观点是:东汉时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提出的“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意谓伏羲画八卦,周文王演为六十四卦并作卦爻(ydo)辞,孔于作传解经。伏羲、周文王、孔子为三圣,三圣居历三古(上古、中古、下古)

易传在东汉以前是独立的,未附于经文之后。西汉田何将“十翼”与经文各自为篇。费直始把乾卦的《彖》、《象》、《文言》附合于经。以《彖》、《象》、《系辞》等传解经。东汉郑玄又以《坤》、《文言》和各卦的《象》,《彖》诸传,附于经后。

周易流传下来最早的本子是魏晋时期魏·王弼、晋·韩康伯注本,唐·孔颖达《周易正义》为之作疏。南宋·朱熹《周易本义》曾依程颐意见,对系辞中个别章节作了调整。朱熹作《周易本义》重又将“经”和“十翼”分开。故而今通行本将《彖》、《象》、《文言》附于各卦经文后,其全各篇附于全部经文之后。

第三,《易经》内容

《易经》(经文)由六十四卦卦符(又称卦画)、卦名、六十四卦卦辞、三百八十六条爻辞组成。

卦符:六十四卦的符号。

卦名:易卦的名称。是对卦爻辞的高度概括,是对卦符的精练命名。体现特定的义理和思维方式。通行本《周易》八经卦的卦名为乾、坤、震、巽(xun)、坎(kan),离、艮(gen)、兑(dui)。六十四别卦的卦名为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噬(shi)(he)、贲(bi)、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咸、恒、遁、大壮、晋、明夷、家人、睽、蹇(jian)、解、损、益、夬(guai)、姤(gou)、萃、升、困、井、革、鼎、震、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中孚、小过、既济、未济。

有关卦名的来由,众说不一。(1)取象说。认为易卦来源于对物象的观察,因而以某种物象之名命名。如乾卦之象为天,乾本义为天;坤卦之象为地,坤本义为地。故名;(2)取义说。认为卦象代表事物之理,取其义理为卦名,如乾皆为阳爻,主刚健,乾即有刚健之义,故名;(3)筮辞说。近人高亨认为先有六十四卦的爻辞,后从爻辞中取出某一字或两字,作为该卦之名。如乾卦,取名于九三爻辞中的“乾”字,(4)占事说。认为卦名同所占问的事件即卦爻辞的内容有关。近人闻一多考证,“乾”本为“斡”,是北斗星的别名。龙象即龙星。龙星出没表示四时节气的变化。此卦为占问节气变化,筮得“三”象,故取名为乾。

卦辞:说明《周易》卦义的文辞。一般认为是卜筮者的记录,与甲骨文辞同类。共有六十四条卦辞,内容主要有:(1)自然现象变化;(2)历史人物事件;(3)人事行为得失;(4)吉凶断语。或分为象占之辞、叙事之辞、占兆之辞三类。

爻辞:说明爻义的文辞。《周易》六十四别卦,每卦六爻,共三百八十四爻,加上乾、坤两卦各有一用爻,总为三百八十六爻,故有三百八十六爻辞。每爻先列爻题,后为爻辞。爻题皆为两字,一个表示爻的性质,阳爻记为“九”,阴爻记为“六”;另一个表爻的次序、位置,自下而上,分别记为初、二、三、四、五、上。爻辞是组成各卦内容的主要部分。其体例内容、取材范围与卦辞相类。如:《乾》卦、《坤》卦。

第四,《易传》内容

易传部分,含阐释《周易》经文的十篇专论。这些解经之论,包括《彖传》上下,《象传》上下,《文言传》,《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等七种十篇。这十篇的创作宗旨,均在解说“经”文大义,犹如“经”之“羽翼”,故汉代人合称之为《十翼》,后世亦谓为《易传》。

易传亦称易大传。相传为孔子所作,但今人一般认为是战国时期多人所作。易传七种的内容要点各不相同,兹作简要介绍。

(一)《彖传》。随上下经分为上下两篇,共六十四节,分释六十四卦的卦名、卦辞及一卦大旨。“彖”字之义,犹言“断”,谓“断定一卦之义”。《彖传》阐释卦名、卦辞、卦义的基本体例,往往取上下卦象、六爻爻象为说,多能指明每卦中的为主之爻,而以简约明了的文字论断该卦主旨。《彖》亦称《彖辞》、《彖传》。说明《易经》各卦卦义,包括解释卦名、卦象、卦辞,不涉及爻辞。分为三类:以卦象象征万物释卦义;以义理、德行释卦义;以爻象在卦中所处的地位释卦义。如《乾》、《坤》两卦的《彖传》是:《乾·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二)《象传》。《象》亦称《象辞》、《象传》,分为大象和小象。说明《易经》各卦的卦象、爻象。说明卦象的为“大象”,说明爻象的为“小象”。大象将六爻卦还原成三爻卦,以三爻卦(八经卦)所象征的天地万物之象来解释爻辞。随上下经分为上下两篇,阐释各卦的卦象及各爻的爻象。其中释卦象者每卦一则,共六十四则,称《大象传》,释爻象者每爻一则,共三百八十四则(《乾》、《坤》两卦多出“用九"、“用六”文辞之象,因不属爻象之列,故未合入统计),称《小象传》。如《乾》卦的《大象传》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大象传》的体例,是先释每卦上下象相重之旨,然后从重卦的卦象中推衍出切近人事的象征意义,文辞多取“君子”的言行、道德为喻。如《乾》卦的《大象传》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即表明该卦上乾为天、下乾为天,君子有自强不息之象。其它诸卦《大象传》的义例,无不如是。《小象传》的体例,是根据每爻的性质、处位特点,分析爻义吉凶利弊之所以然。如《明夷》卦六二爻《小象传》曰:“六二之吉,顺以则也。”即指明此爻柔顺中正,不违法则,故获吉祥。其它各爻《小象传》义例,亦均类此。《象传》以言简义明的文句,逐卦逐爻地解说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立象所在,使《周易》经文的象征意趣有了比较整齐划一的阐说。

(三)《文言传》。《文言》亦称《文言传》,专门对乾、坤两卦所作的解释。以孔子答问形式,阐发天地之德、君臣之礼、进退之道、治平之理。分前后两节,分别解说《乾》、《坤》两卦的象征意旨,故前节称《乾文言》,后节称《坤文言》。《文言传》所阐发《乾》、《坤》两卦的封辞与爻辞的意义,是在这两卦《彖传》、《象传》的基础上作出进一步的拓展,故其文意至为深刻详明而广为引申旁通。至于为何《文言传》只释《乾》、《坤》两卦,而不涉其它各卦呢?朱熹《周易本义》认为;“此篇申《彖传》、《象传》之意,以尽《乾》、《坤》二卦之蕴,而余卦之说,因可以例推云。”如:《坤文言》:“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

(四)《系辞传》。《系辞》亦称《系辞传》,是《易传》思想的代表作,《易传》全书的原理通论。蕴含丰富的哲学原理,提出为后世广泛运用的哲学范畴。可谓中国哲学“第一篇”。因其篇幅较长,分为上下两篇,前篇称《系辞上传》,后篇称《系辞下传》。《系辞传》的义旨,是申说六十四卦经文要领,条贯卦爻辞的基本义理,可视为早期的《易》义通论。文中对《周易》“经文”的各方面内容作了较全面可取的辨析阐发,有助于后人理解八卦、六十四卦及卦爻辞的通常义例。其中有对《周易》作者、成书年代的推测,有对《周易》“观物取象”创作方法的追述,或辨阴阳之理,或释八卦之象,或疏解乾坤要旨,或展示《易》筮略例,并穿插解说了某些爻辞的象征意义。当然,《系辞传》在通说《易》义的过程中,也充分表露了作者的哲学观点,但就其创作宗旨分析,这些哲学观点又无不归趋于《易》理范畴。

简言之,《系辞传》的本质意义,在于抒发《易》理之精微,展示读《易》之范例。如:《系辞上》第一章:“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间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五)《说卦传》。说卦亦称说卦传,解释八卦的性质、方位、象征意义以及重卦的由来。是阐说八卦取象大例的一篇专论。全文先追述作《易》者用“蓍草”演卦的历史,再申言八卦的两种排列方位(宋人易说中称为“先天”、“后天”方位),然后集中说明八卦的取象特点,并广引众多象例,是今天理解、探讨《易》象产生及推展的重要资料,尤其对于明确《周易》六十四卦符号的构成原理有着不可忽视的参考价值。如:《说卦》第一章:“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刚柔,故《易》六位而成章。”

(六)《序卦传》。《序卦》亦称《序卦传》。说解《易经》六十四卦排列的次序,或取卦象、或取卦义,以两卦为一组,两卦之间“非复即变”或曰“非综即错”。其排列试图将六十四卦建立成因果关系。旨在解说《周易》六十四卦的编排次序,揭示诸卦相承相受的意义。全文分两段:前段叙上经《乾》至《离》三十卦次序,后段叙下经《咸》至《未济》三十四卦次序。这种卦序,当是相沿已久的,而文中所明各卦相次依承的意义,含有事物或向正面发展或向反面转化的辩证观点。可以说,《序卦传》,是一篇颇具哲理深度的六十四卦推衍纲要。如:《序卦·经上》“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穉也。物穉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饮食之道也。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师者,众也。众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比者,比也。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物畜然后有礼,故受之以《履》。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物不可以终否,故受之以《同人》。与人同者,物必归焉,故受之以《大有》。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

(七)《杂卦传》。《杂卦》亦称《杂卦传》。说明各卦之间的错综关系。两卦一组,亦是一正一反,但杂揉众卦,错综其义。其取名“杂”之意,犹言“杂糅众卦,错综其义”,即打散《序卦传》所揭明的卦序,把六十四卦分成三十二组两两对举,以精要的语言概括卦旨。文中对举的两卦之间,其卦或“错”(亦称“旁通”,指六爻相互交变,如《乾》与《坤》即是),或“综”(亦称“反对”,指卦体相互倒置,如《比》与《师》即是),其卦义多成相反。这种“错”、“综”现象,是六十四卦符号形成的重要特征。从《杂卦传》一文,可以窥探出该传作者对卦形结构的认识,其哲学意义在于表明事物的发展在正反相对的因素中体现变化规律。如:《杂卦传》:“乾刚坤柔。比乐师忧。临观之义,或与或求。屯见而不可失其居。蒙杂而著。震,起也。艮,止也。损,益,盛衰之始也。……”

应当指出,《易传》七种原皆单独流行,后来被合入六十四卦经文并行。所以,今本《周易》中,凡《彖传》、《象传》均附于相应的六十四卦卦爻辞之后,《文言传》分附于《乾》、《坤》两卦后,而《系辞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则依次列于六十四卦后。这种经传合编本《周易》,是《易》学经师为了便于学者以经文与传文相对照研读而编成的,大致编定于汉、魏期间,为当时崇尚经学的社会背景的一方面反映。后代学者多依此种经传合编本传习,影响至广,遂使《易传》的学术价值提高到与“经”并驾齐驱的地位。乃至学者论及《周易》一书,往往兼指“经”、“传"两部分。故凡言《周易》者,有广狭二义:其狭义特指“经”部分,其广义则兼含“经”、“传”。

二、《周易》研究的内容和重点,为什么学?学什么?

第一,《周易》研究的内容和重点

《周易》一书的基本性质和它所倡导的根本精神决定了《周易》研究的基本内容和侧重点。

首先,由于《周易》是古人生活与实践经验的记录和总结,因此,我们研究《周易》就是要通过《周易》这部书发现古人所进行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信息。例如,《大有》、《大畜》、《小畜》、《无妄》等,都讲到了农业的一些状况,表明在《周易》产生的时代,农业已经存在,只是较之畜牧狩猎还不甚发达;《大壮》、《晋》、《噬嗑》、《师》、《井》、《解》等,则讲到了狩猎和畜牧,表明畜牧和狩猎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坤》、《需》、《睽》、《丰》等,讲到了商业,表明当时的商业已有一定的发展;《屯》、《贲》、《归妹》、《睽》等,讲到婚姻问题,表明当时的婚姻形式已经表现出了“向个体婚制过渡的迹象,至少是以对偶婚的形式表现出这种迹象。”(恩格斯语)

其次,《周易》倡导一种与神道相对立的人文主义精神。这就要求我们的《周易》研究应着重探讨蕴含其中的哲学、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思想。就哲学来讲,《易经》中含有丰富的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周易》认为,物质世界是由天、地、山、泽、水、火、风、雷八种物质构成的,这八种物质又是对立统一的,具有相反相成的性质。如天、山、水、雷属阳,地、泽、火、风属阴。阴阳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了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最后,《周易》是整个中国文化的源头。我们研究《周易》应着重探讨《周易》与整个中国文化的关系,《周易》与诸子之学的关系。由于《易经》产生于人类认识的早期,其思维方式从整体上看还是一种原始思维,其认知世界的方式则是“类化的意象”,即以“象”喻“意”,借“象”言理,通过立某一类事物的物象(如畜牧、狩猎、农耕、商旅、战争、婚姻等)来认识世界,由此便决定了《易经》是从整体上对世界作出的笼统、直观的把握,其优点是具有全面性和辩证性,缺点是一旦涉及事物的细节和本质,则立即显得模糊和不确定。而后来的中国文化的各个派别。包括诸子之学,则大多是从某一具体的方面对世界进行了相对深入细致的探讨和阐释。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说《周易》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因此,我们的《周易》研究,应当注重厘清《周易》同整个中国文化的渊源关系,探讨《周易》在整个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作用。

从思维逻辑和概括能力上说,它通过筮法和卦爻模式把客观世界条理化、系统化了。《易传》利用《周易》框架结构提出的这种包括天道、地道、人道的关于自然和社会普遍规律——完整的哲学思想、体系和独特的思维模式,是《周易》的精髓,对后世影响极大,终成为中华文化的传统和根本精神。

勿庸讳言,占卜、相术、命理、风水术等迷信的内容,无疑与《周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在根本旨趣上却与《周易》所固有的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以及理性和科学的文化底蕴相抵牾。因此,科学的《周易》研究,只有走出占卜迷信的误区,撩开一些人有意或无意地蒙在《周易》上面的神秘面纱,才能正确地提示《周易》一书的基本性质.还《周易》以文化巨著的本来面目,服务于中国当代的文化建设。

第二,为什么学《周易》?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耍弄清《周易》的内容和用途。《周易大传》说得很明白:“《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系辞上传》)意思是说,《周易》的内容非常广博,无所不包;概括起来不外是三道,即天道、地道和人道。换句话说,就是讲宇宙和人的基本道理。因此,它的用途很明确,就是要概括宇宙和人的规律,用来开通物理,成全事务。这样,圣人就可以用它来沟通天下人的思想,成就天下人的事业,决断天下人的疑惑了。

人人都可以当圣人。圣人以天下为己任。我们当然也不例外。我们学习《周易》的目的在于掌握《周易》,弘扬中华文化。一是学习《周易》阴阳哲学和整体哲学;二是结合自己的专业或兴趣爱好,发掘和发挥《周易》思想,努力开创出新的思路或新的成果,哪怕是小小的创建或创造也好。三是用《周易》来养生保健,为人体科学添砖加瓦。

《周易》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哲学教科书。怎么看这个世界,怎么看这个宇宙,怎么看这个人生,靠什么?就是靠《周易》。所以呢,我们说,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了解一点《周易》,就好比一个基督徒不知道《圣经》的话,大家会觉得他不可思议一样,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不知道《周易》,不了解一点《周易》,也是不可思议的。提到《周易》呢,大家一定要记住三句话:《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基础;《周易》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哲学教科书;《周易》在中国传统学术中居于核心的地位。

今天学《周易》应当学什么?

第一个层面,也是最起码的,就是知识的层面,我至少知道《周易》到底是讲什么的,包含什么样的内容,这对于丰富我们的知识,当然是有好处的。

第二个层面,再进一步,对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涵义是什么,肯定是有很好的帮助作用的。

第三个层面,就是对于帮助我们安身立命、过正确合理的生活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三、易学文化研究的意义

第一,用《周易》道德准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挖掘河南《周易》文化资源中的道德准则,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周易》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重德传统,以及《易经》和《易传》中体现的道德原则和道德理想,对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有重大作用。从诚信、尚谦、仁义、忠孝四个方面揭示《周易》当中包含的道德原则,及其对我们今天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是《周易》的诚信思想体现在《周易》中“孚”字出现在十多个卦中,约占六十四卦的四分之一,卦中的“孚”字是诚信的意思。第六十一卦的《中孚》卦,“中”字在这里是发自内心的意思,“中孚”也就是发自内心的诚。可见诚信在《周易》人伦思想中占据的位置,难怪有的学者把它推为处世的法宝。

二是《周易》有明确倡导“谦虚”的思想。在《周易》六十四卦中,专门有《谦》卦。《谦卦》卦辞说:“廉亨,君子有终”;《彖传》说:“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也就是说,谦虚符合自然之道,天的法则是亏损满盈,增益谦虚;地的法则是改变满盈而倾向谦虚;鬼神也加害满盈而降福给谦虚;人与人相处同样是讨厌满盈,而喜好谦虚。尊贵的人谦虚会发出柔和的光辉,卑贱的人谦虚则亦难以逾越。此外,在其他卦中也有对谦让、虚怀若谷观念的论述。《周易》的“尚谦”思想对今天同样适用,俗话讲:“谦受益,满招损”,就是这个道理。《咸·象传》主张:“启子以虚受人”,认为只有抱谦虚态度,才能接受别人的意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应从《易经》“诚信”与“尚谦”两个观念论述中,领悟其对现实社会的启发意义。

三是《周易》中“仁”“义”的观念体现在《易传》中,仁与义更被表述为人道的核心:“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易传·说卦》)“仁”的基本内容是仁爱之心,“仁者爱人”是其基本含义。《易传》对“仁”的精神也有表述:“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系辞上》)《易传》是从效法天地之德出发言“仁”的,所以它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系辞下》)总而言之,“仁”的观念强调的是以人为中心,要爱护人,关心人,体贴人,帮助人,包容人。要求“君子体仁,足以长人,”(《易传·文言》)倡导统治者以德治天下,仁政爱民,惠民利民,取得人民的信任与爱戴,这样,使得仁爱学说在我国历史进程中产生了深刻影响。“义”是适宜的意思。《易传》非常重视“义”,并视之为君子处世的重要道德准则:“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义,义以方外,敬义立而终不孤。”(《坤·文言》)又说:“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说卦》)强调处事符合道德准则。“义”之观念在历史上逐渐深入人心,贪不义之财,见利忘义的行为,被视为不道德,为社会所不齿;见义勇为,舍生取义,见利思义的人,被奉为社会的楷模,而受人尊敬。总而言之,仁义精神有益于激励人们的责任心,发挥人的能动性。结合我国当前行为道德和法制教育,自觉吸取《周易》中仁义观念的积极因素,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地向前发展有积极作用。

四是《周易》中的忠与孝思想。对于儒家来说,“忠”就体现在“孝”里面,“国”不过是“家”的放大形式,老百姓不过是“君主”之“子民”。“忠”主要指被统治阶级(“民”)对最高统治者(“君”)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易经》中有言:“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乾·文言》)“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阴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系辞下》)臣民要忠于君主,这是封建社会对臣民的基本要求,也是臣民的行为规范,否则就是不道德的,大逆不道的行为。从当今时代而言,应对“忠”赋予新的内涵:忠心,不应再是对君主,或对某个人,对小家庭、小团体的忠心,而应是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为全民族的长远利益着想。对祖国、人民应有“苛利社稷,死生以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孝”是指子女对父母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易传》中说:“王假有庙,致孝享也。”(《萃卦·彖传》)意思是说,王至于家庙,进行享祀,是致“孝”的行为。可见,子女不仅对于自己的父母要“孝”,而且要对祖先尽孝礼。

总的说来,忠孝观念在封建社会带有浓厚的礼教色彩,今天,我们要从新的角度吸取其中合理成份,剔除其糟粕,使其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挥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