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住本站永久中文域名:风水业协会.cn
冬日苍寒,刘震老师的办公室却暖意融融,与先生相识相交于斯。窗外喧嚣,屋内宁静。我们站在易学门前,醉心于门后的瑰奇变幻。
《周易》史称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关于其书,称卜筮有之,修身处世亦有之。老师认为:关于《周易》这本典籍的性质,它在历史的不同阶段可能有着不同定义。若从这本书诞生之初来看,也就是狭义的,指向其最原始的状态,那么它就是用于卜筮。但当时的占算与今天我们在街头巷尾所看到的算卦却有着很大的区别。古代,特别是先秦时代的占算,主要是当时社会宗法制度,祭祀及宗礼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与我们意识当中所理解的算卦全然是两个概念。那个时候,普通百姓没有机会进行占算。占算属于国家垄断,只为国王,以及当时的高层贵族服务。这是最早时期《周易》的性质。后因像孔子这样的一些高层贵族,他们本身有知识,有文化,不是专业从事占卜,却对《周易》很感兴趣。在这些人的引导和研究之下,《周易》逐渐由一本简单的卜筮之书发展成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具有丰富哲学思想和哲学内涵的典籍。
而到了后世,《周易》的发展基本上分成两个方向。第一个方向,还是它的原始功能,以算卦为主;第二种方向即以占算为辅,主要研究它的思想,通过思想教化来启迪人生。《易经》的性质发展到今天,大概就是这样的。
易学广博艰晦,老师给初学者建议道:上课是学习《周易》的一个很好的选择。此外,自己读书也是可以的。关于读书,有这样一条路径:第一步,阅读一些市面上可以见到的专业人士(如各高校的《周易》教师,中科院的学者)所撰写的关于《周易》的一些书籍;第二步,看一些古人对于《周易》做出的注解。先从有白话文的注解或者是译本开始,不要直接看原文,或是今人所注的《周易》的一些基础性的书籍读本;第三步,看古人对周易的理解。
刘震老师给大家推荐三部书:分别是《周易正义》,《周易集解》和《周易折中》。这三部典籍各有特色,其中《周易正义》是唐代确立的当时官方进行考试的版本,它继承了汉魏时期最为有名的青年哲学家王弼的注《易》理念。同时其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相对而言文本比较简单,古文相对不好的同学阅读起来也不会很困难。其余两部书《周易集解》和《周易折中》,一个是从汉代到唐代的人怎样理解周易的一个综合性书籍,这是《周易集解》;《周易折中》则是说从宋代到清代的人怎样理解周易。所以有这两本书放在一起的话,那么从汉到清,我们中国几千年历史上这些人是怎样理解周易的,就都能够掌握了。这样我们对于周易的认识也就非常全面。只要是按照计划完成这三部书的阅读的话,可以说我们对于周易的理解就已经非常到位。后面的书就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掌握,正所谓“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
学子们若有所悟地点点头,认识到这一点后,引发了更多的思考。“有人说《周易》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与黑格尔的封闭体系是相对的。老师对此有何看法?”。老师正了正神色,回答说他认为我们所说的开放与封闭是相对而言的。《周易》有自己的一套符号系统,这是它的特点,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是比较独特的。就传统儒家而言,五经也好,六经也罢,包括后来发展到清代的十三经,无论是哪一本经典当中,既有文字又有符号的,仅《周易》一家。再从它的发展历程来看,《周易》是先有符号体系,后出现了所谓的文字体系。因此很多人认为符号体系实际上是代表了我们先祖在原始状态对世界的一种认识和理解。所以符号,特别是《周易》中的符号,是被很多人视为中国文字的源头性的存在。《周易》中的符号,相较于我们现在的具体文字,涵义更加广泛;它所拥有的象征意义,是文字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它显然比一套单纯的文字体系更加开放。这是我对开放性的第一个理解。
第二个,即中国易学事业与导致西方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些哲学理念是有所不同的。若从认识论角度来说的话,周易本身所秉承的认识论用两句话来总结就是:第一,人具备认识世界的能力。第二,人不具备全部认识世界的可能。第一种决定了我们有能力有机会认识周边的世界。通过我们个人的努力学习,去掌握一套知识。第二个则决定了我们不可能掌握全面的知识。因此,《周易》所谓的开放,应该更多的是针对它不断地在其系统之中加入新的因素,很融洽地接受一些新的知识,并且新加入的因素与它旧的知识系统并不会产生非常多的矛盾与隔阂。清代《四库全书》中的一句话很好地总结了这种特点“皆援《易》以为说”,即任意一门学科都可以引用《周易》的思维方式来研究自身的学术发展;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是说可以用《周易》以外的学科思想来解读《周易》。这两者是圆融无碍的。因此我们说《周易》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它的思维方式上。
子曰:“易者,易也,变易也,不易也”
关于’易’的解释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变易,变化;而又有人认为是恒常不变的道,周行不易,不易者,中正也。老师就此发表自己的观点,认为这个问题在历史上被阐发为易学的两个特色。汉代著名学者郑玄在注解汉代典籍《易纬》时曾提出“一周三易”,后来被学者们所普遍接受,认为是对《周易》来说比较精彩的一个定义。“三易”包括:第一“简易”,即开放性。《周易》看起来是一套简单符号却包罗万象,信息量层出不穷。第二和第三即问题中所说的“变易”和“不易”。事实上老师个人认为所谓的变与不变本身,特别是对于易学和我们认识世界的方法而言,它是相对的。世界处于纷繁复杂的变化之中,我们周围的人和事都受到时间空间的影响,不断地发生变化。但另一方面,我们中国人通过对天象的把握,认识到变化有时候实际上带有一种循环色彩。以四季为例,它总是按照春夏秋冬这样一个固定原则来循环往替。因此,当这一个春天过完之后,你可以很期待下一个春天的到来。这个根据我们自己的理解是可以达成的。但另一方面,在下一个春天到来之前,我们必须经历所谓夏天秋天冬天这样一个过程,这是我们无力改变的。同时在下一个春天到来的时候,我们又会发现这一个春天与前一个春天又有所不同,有所变化。所以我们说,变与不变两者是合二为一的。因此郑玄在这个地方强调的是:我们既要用“变易”的视野来看待问题,以免思想僵化;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学会从“不易”中思考问题。因为如果没有一个标准,我们的知识体系很难建构,人类也很难全面准确地认识世界。就学习而言,同学们学习的都是既往人已经取得的,获得证明的知识。比如我们小学学习数学从“1+1=2”开始,但我们不必要考虑“1+1”为什么“=2”。我们站在前人的知识体系之上学习,然后等我们的学习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可以自主地从旧知识中开发新知识。若没有这个不变的知识体系,古人所有的知识和体系对我们而言都是不可靠的,我们每个人都要从零开始。那么在我们短暂的一生中所能认识的知识和世界便非常有限。这就是在不变当中追求认识世界的可能。
“那么《周易》的方法是方法论吗?”同学们紧接着发问。然而,老师否定了这个问题的表述。所谓辩证法和方法论实际上是我们按照西方哲学观念所转化的一些词汇,在传统中国中并没有这样的表述。本世纪初期曾兴起过一段非常热烈的讨论,其中一个核心论题就是中国有没有哲学。也就是西方的哲学语言和哲学范畴与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所谓的这样一些思想的发展是否相契合?比如我们是否要按照西方人的观念来规划我们的哲学?如果以这样的表述来问的话,只能说《周易》不失为一种精彩的思想模式。它可以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第一,它对我们人类认识世界给予帮助;第二,它对于人类认识自身给予帮助;第三,它对我们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给予帮助。如果这些可以称为方法论,《周易》的思想则是给人带来非常多启迪的方法论。之于所谓的辩证法,则是我们过去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并习惯性地划分为唯物唯心两种。然后与之对应的有一种叫辩证法的思维方式,说到底,辩证法就是要我们用哲学的视野来看待这个世界。
唯有深刻地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有了解和体谅,才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
性。这个过程当中,所涉及到的一些数据的采集和对数学原理的运用与分析,与中国古代的占算,从模式上来说跟天气预报等建模预测相比没有什么本质性的区别。同样进行数据采集,然后加以分析。这样的数据采集模式在我们今易学的占卜体系向来为人所好奇。关于《周易》的这个占式系统,当然,以一种现代的视野来看,它当中有不可否认的时代的局限,它的一些判断和所谓的推导方法不甚科学。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就是在当时的条件之下,我认为它是一种相对比较科学的方式了。这就好像现在我们也会有一些预测类的活动。比如,被网友戏称为唯一想说实话还老说不了的节目——天气预报。就说天气预报,当然不会有人质疑它的科学性,不会说这天气预报是不是找几个算卦的算算明天天气如何。它是通过一种现代认为所谓的科学模式来推导未来天象或者天气发展的一种可能天看起来,好像并不是非常科学,但是也有一些它自身的道理。比如说在这个原始的时代,我们对自然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一种畏惧心理。它来自于我们面对自然灾害时候的一种无助。人由于畏惧自身在自然灾害中所受到的损伤,出于对生命本身的呵护,进而对一些所谓当时的自然现象产生崇拜感。这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是很普遍的。举一个最简单的大家耳熟能详的,过去中国很多地方修建过龙王庙,其目的大概是为了祈祷风调雨顺,虚拟出这样一个能够执掌天气的神灵,然后通过对他的崇拜,获得他的保佑,让来年风调雨顺。因为中国古代主要是农业社会,在农业社会中,气象对当时的社会稳定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周易》中所涉及的一些因素和概念以及所使用的数据,绝大多数来自我们对自然的崇拜。比如当今流行的算卦方法中经常使用的概念“干支”,主要是过去对时间的一种表述;“五行”,是对自然的一种表述。所以,在当时的时代,这种占算体系不可否认地具有一定的科学性。随着时间发展,我们今天应当更加理性地审视这种模式的科学性。它对于自然现象的观察和解读方法,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认识。第一,它是一种既定的历史形态。不应以我们今天科学发展了,而它处于一种落后状态就对它嗤之以鼻。就像我国古代很多伟大的数学发明在今天看来只是一些非常普通的数学知识,甚至可能一个中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放到古代足以让他名垂青史。但这是有历史顺序的 ,我们不能把它的历史顺序抹杀掉。所以它在历史上客观存在过,由于它的时代所导致的局限性,不能掩盖他自身的光芒。第二,我们还应该更加科学理性地去认识这个世界。因为包括占算,在先秦时期,作为宗法的一个部分,它也只是提供一个参考,一个方向。而不是通过几根筮草,几枚铜钱就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就像今天我们遇到问题在网络上搜索,与周围的师长交谈来获得一些知识。因此我们不必太迷信这样的一种方式,用一种科学理性,带有哲学思维的视角去认识世界可能更加有利。
既然其有“谈到时代的局限性,那么现代人所认为的《易经》包罗万象,是否是现代人的强行解释呢?”老师回答说, 这个问题从解释学上来看并不仅仅存在于《周易》这样一部典籍。任何一部典籍,扩大一点到任何一段文字。就比如今天对你们所说的话,经过记录整理,即使通过我的审核,把这段文字写在纸面上发表的时候,我们无法控制的一个问题就是阅读者对它的理解。每个阅读者可能对同样一段文字产生完全不同的理解。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任何一部典籍,一段文字,它背后所蕴涵的思想都是包罗万象,不存在我们所说的强行解释的问题。但作为一个历史发展的产物,我们对于任何一个事物的解释都要放置于历史环境当中。就孔子而言,我们说他是春秋末年鲁国人,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和政治家。这些属于历史事实。不能说我们觉得孔子生在那个时代不合适,最好是明朝人。这样就不合理了。所以说这些历史性标签是不容更改的,对待历史性问题要严谨。前几年在历史界一个比较有争议的话题就是曹操墓到底是真是假。关于这个问题,答案是唯一的,要么是要么不是,没有其他可能。但对于一个人的思想而言,那就不是这个样子。它包含的内容可能非常之多。而且思想的现代性体现在什么领域,所说的就更加多了。这就完全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没有一个定论。就像刚才所说,曹操墓只有一个,但我们对曹操的看法可以多种多样,千差万别。《三国演义》中将他定义为奸雄,一个小人式的存在;但历史上对他也有正面评价,他统一北方对其民生恢复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特别是解救老百姓于水火之中,这是具有进步意义的。所以对刚刚这个问题的回答也应如此,它的包容性主要体现在现代性的应用方面,而不是它的原始存在状态。
一切如新,一切如常
《周易》对古代中国思想界产生过重大影响,诸子百家文化中都有它的影子。我们不妨做一个有趣的假设,如果没有《周易》,中国历史又会如何?老师对这样的假设也颇感兴趣,说出了自己的见解:《周易》代表了我们认识世界的一个角度,即使没有这样一部典籍,中国古代的先贤智者大概也会从不同角度去认识世界,但可能发展脉络与今天相比的话就有差。比如秦代焚书坑儒以后,儒家经典普遍遭到破坏,儒家可谓元气大伤。在这当中唯一没有遭到破坏的就是《周易》。所以汉代整个儒学的复兴,以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构建出来的汉代经学,它的基础就是易学。它对世界的认识方法,包括它的很多表述都是以易学为主导的。没有易学它会是怎样我们不好推测,但很有可能会和今天有所差距。其次是在宋明理学时期,中国哲学的第二个发展高峰。当时的理学家为了对抗外来的佛学以及本土化的道教所产生的道学,对儒学有了一个新的发展和认识。它的当中所借用的大多数观念都来自于《周易》。那么如果没有《周易》的话,那么他们就没有这样一个机会向《周易》借用一些范畴。会使用怎样一些范畴我们也不得而知。但所谓的宋明理学的发展可能也与今天不同。所以没有《周易》的话,大概我们很难想象我们的中国文化就会变成与今天截然不同的样子。但不可否认的是,肯定会稍有变化。起码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他就没办法给大家讲《周易》了。老师的小幽默让大家开怀一笑,若有所悟地点点头,接着问了下去。
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伏羲演先天八卦,文王演后天八卦。老师告诉了我们两者区别所在。从文字本身来看,这两段文字都是出自于《易经》当中的《说卦传》。当然最直接的区别就体现在它对八卦方位排列的不一样。伏羲所谓的先天八卦,他是以卦象相对的,卦象相反。两者来实现对应。而后天八卦的卦象上没有太多规律可循,与先天八卦是明显不一样的。它背后所代表的思想涵义可能也有区别,但这仍然停留在我们的设想当中。在2014年1月由清华大学公布的“清华简”中的《筮法》篇所谓的八卦排列的方位图像,既不等同于先天八卦,也不等同于后天八卦,但是通过我个人的研究我认为它是介于先天和后天之间的一个存在状态。鉴于这样一幅挂图,目前已基本推导出一条从先天八卦到后天八卦的演变历程。那么在这个发展历程中,二者的区别就比较明确了。先天八卦的主要思想是世界是有阴阳两种元素构成的,然后在阴阳交感的变化之中产生了万物。而后天八卦大概是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更加丰富以后,八卦的主导思想就不再是阴阳观念,而是五行观念。世界的构成是由这五种相生相克的因素相互叠加然后构成的。所以总结一下二者的区别就是,一个表现了我们一分为二,以阴阳两种观念来认识世界;另一种是以五行观念来认识世界。
天地几多哲思,人生一本大书
“善易者不卜”与子曰:“五十而知天命”;“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的涵义是什么,二者之间有矛盾吗?同学们提出疑问。老师认为,这里对孔子的话有一些误解,说道那大概是孔子的一个感概,他的话更为准确的一个表述应该是,中国的学术它是人生日用的,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学术的认识和把握是会有所变化有所不同的。因此就老师个人而言,是特别鼓励同学们在年轻的时候多阅读一些中国传统的典籍,特别是对一些文字优美,意义深远的篇章可以加以背诵。这是一种文化水平和文化层次的提高。因为中国的学术,第一,文字优美对于我们的品格,言论来说都是一种提升。试想,一个滔滔不绝的人引经据典,言之有物,他的演说一定很精彩。相反,如果这个人虽然说得很多,但都是大白话,不能让人有所思考,文字也谈不上优美,更没有任何引经据典之处,那么他同样地讲道理讲故事,各方面的说服力都要下降不少;其次,随着时间发展,随着我们经历某些事件,人生当中的某些片段会成为我们阅读经典的最佳注脚。也就是说,不经历事变的人,往往很难看清楚那些文字背后所讲的道理。所以,包括老师在内,包括同学在内,都有这样一个境遇,事件会让我们变得成熟,历练会让我们变得精彩。前提是在接受历练,遇到事难之前,有一些先导性的东西,通过事件的磨练使得我们对文字的认识更进一步。一名同学对此深有感触,在一旁不时地点头,对老师的说法看来是很认同的。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道。老子曰:“道生之,德蓄之。”同学们又询问老师怎么看《易经》中 “道”与“德”之间的关系?老师回答道,在《易经》当中,“道”与“德”并没有完全表述成对立关系,而是作为一个合二为一的概念来使用的。在此,就简单说一下老师个人对“道”和“德”的理解。所谓“道”大概就是指我们的自然法则,主要是对于天道的一种描述和表述。所谓“德”主要是指我们的人伦法则,即人在社会当中所要遵循的一个德行,要求。人作为一种复杂动物,既包含自然属性有包含人伦属性,比如我们渴了就要喝水,饿了就要进食,这就是一种自然属性的表现,这是无关乎道德的。但是我们并不是一个完全的自然属性的动物,即使非常饥饿,到了食堂里也不可能像动物一样进食。当狮群捕捉到猎物后,他们会奋不顾身,奋勇争先,夺取最有利的进食位置,也许在进食的时候会产生撕咬。但我们不会在打饭之前先打人。即使在内心饥饿的状态下,还是要遵守必要的社会规则和人所共同达成的社会礼仪。所以,自然属性用所谓的天道约束,人伦属性进化为德行因素。因此人在社会当中的时候,要同时遵守这两个约束:一个是自然属性对我们的约束,提醒我们保持必要的物理生命所需要遵循的法则;一个是道德因素,提示我们哪些事情是我们应当做的,哪些是不应当做的。所以道德合二为一是一个最理想的状态。也就是说你的行为既合乎自然属性,对于你的物理生命是一种有帮助的表述;又能合乎人伦属性,你的行为符合大家普遍对于道德的认知,这就是一个理想状态。所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并不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
一阴一阳之谓道
《易经》讲究天人合一。老师认为道是自然法则,是天之道,德是人伦法则,两者是很有联系不应该分割开来的。那么有一句话叫“一阴一阳之谓道”,有人说易学其实是阴阳的对立统一,宇宙万物其实都可以用阴阳来解释。一位同学提出希望老师结合《中庸》这本书谈谈对此的理解。老师解释说道,“一阴一阳之谓道”,它更多是讲的一种自然变化规律。阴代表自然界有阴属性的物品,阳代表自然界有阳属性的东西。这句话本身的涵义大概更多是强调在生活中各种事物的发展都有两面性。这是对于事物发展的基础表现。基础表现从两个方面理解:第一,事物的发展是复杂的。比如一个事物有阴阳两个属性,只识其阳而不识其阴或是只识其阴而不识其阳,都很难去全面地认识这个世界,难免之后的认识是有缺陷的,甚至是不完整的。第二,阴和阳作为两种不同的事物,在相互矛盾冲突转换的过程中促进了事物的发展。所以我们过去说“独阴不生,独阳不长”,也就是说一个事物只有一种因素那么它的发展变化就十分困难;相反,如果有不同的因素,那么变化发展的空间和方向就多得多。至于《中庸》,传统的《中庸》对于今人来说有了很大的距离。现在人对于《中庸》的社会化理解相对庸俗。《周易》有一句话解释中庸确实是恰如其分——“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其谓圣人乎。”也就是说在我们的生活中能在前进、后退、保存和失去各种不同的状态下都能做到从容应对,这就是一种中庸之道。实际上这种中庸之道着重强调的是这个世界处于变化中,如果你不能从世界的复杂性中认识世界,那么你的认识就很可能是片面的。由于从片面出发,导致你对世界的认识以及从中推导出的应对世界的方法就是片面的,进而使自己陷入危险和尴尬的境地中。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的话,《中庸》源于“一阴一阳之谓道”,但又在这个基础之上进行了提升,进而提炼出了处世方法。所以两者不能完全对等。“一阴一阳之谓道”是一种世界变化的实然性的表述,那么这种所谓的中庸思想去应对世界就是一种应然状态。
夜空无尽,漫天的繁星从远古洪荒而来,向亿万年之后而去
问及老师对《易经》中“生生不息”的理解,老师回答说,主要是从两个方面。第一个实然状态强调了周易本身是对自然情景的模拟和再现。那么自然法则在《周易》中就占据了一个重要地位。而自然法则对于我们来说,最为重要的就是弘扬生命。那么从这个角度,《周易》中的“生生之谓易”强调的是我们对生命的一种弘扬和认识的态度。第二层含义是强调系统是在不断发展更新中,因而一定要用一种非常开放的视野和态度去看待新出现的事物。其实现代社会,我们去理解周易,特别理解是“生生不息谓之易”这句话要不断地加入新的信息,新的内容,借助新的领域。比如说那天老师和一帮搞计算机网络的人探讨的时候,他们提到一个问题,现在网络上很流行一个词——大数据时代。你怎么看待大数据和周易之间的联系。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首先,就以算卦为例,我们的工具从最早的筮草到金钱,如今有人用智能手机算卦。一部小小的智能手机,连上互联网的时候,它的信息量就是无穷的,那么你从这个无穷的信息量中获取对你有用的信息是很正常的一个现象。更不用说现在的一些科学观念科学知识对于我们重新认识这个世界,更新周易观念都很有帮助。所以说“生生不息谓之易”的第二个含义就是强调易学发展一定是开放的向前的,而不是封闭的。很多人认为把《周易》讲的越古老越神秘越有价值,而事实上并非如此。我们有很多古老的东西是很神秘,但是后来随着时代发展,被时代无情地淘汰了,那就是因为它跟不上时代的变化。
在一个空间里安静下来,聆听自己的心跳与呼吸,我相信这个生命走出去的时候不会慌张
问起《周易》中老师最喜欢的一句话是什么,老师的回答让我们始料未及。老师想以他自己学习《周易》的经历而言,在既往的过程当中随着时间的推进可能对周易的认识都是发展变化的。在这个地方,非要说一句话来表达对《周易》的认识和喜爱之情的话,周易自身的文本并不太合适,有这样一句话叫“读《易》见天心”。在这句话中,它表达了几个特别带有中国特色的因素,第一个,“天心“这个概念很有趣,中国人对于天认识和外国很不一样,我们把天视为一个活泼的有生命的存在,我们也为了这个天构建了很多神话故事,特别多的幻想都是和天联系在一起的。但是西方人对于天而言,更多地是把它单纯的视为一个研究课题。西方也有天上有神仙的表述,但是好像他们天上的神仙并不像我们一样多姿多彩。其次,第二个概念是心,中国人把心灵作为认识世界的工具,荀子曾提出过这样一种观点:心是认识世界的工具。我们通过五官获得信息,通过心来处理和研究这些信息以保证我们获得的信息是准确的。他还举了例子,说心就像一盆水放在那边,那么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比如我们到河边,河水非常清澈,倒影出我们的影子,那么水面像镜子,我们把河底的泥沙搅起那么水里就什么都看不见了,但是只需要你安静一会儿,那么慢慢的泥沙落下,河水又会恢复初始宁静的状态。所以荀子以此比喻我们的心,为什么我们会对世界有误解,那大概就是我们的心灵被搅乱了,只要你保持一颗平静心,你就能非常准确的认识这个世界。心的概念和范畴在西方的视野中几乎是没有的,西方人认为我们认识世界的方法就是来自于大脑。那么心灵是什么?是我们的一个血液循环系统,他不认为心有认识世界的可能。所以老师说“读易见天心”,研究《周易》也好,学习《周易》也好,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获得一个站得高望得远的认识世界的方法。那么刚才说了,“心”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天心”大概就是这个世界上认识把握问题最为透彻的一种方法。
将真诚和爱挂在项颈上,刻在心版上,就能得到智慧
每次谈到《易经》便觉得是玄之又玄的东西,难以理解。如《周易.系辞》中的“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这句话应怎样理解呢?老师略皱了一下眉,解释道,这句话是有前提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在完整的表述中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不是哲学方法,而是上天赋予我们每个人的本性之善。我们每个人都从上天秉承了一种善性,在生活中用善性对待周围的人和事,但我们很难说清楚它到底是什么。举一个简单例子,有一个农民,生了个孩子,他也会很爱护他的子女,会去培养他照顾他,希望子女在以后可以有所进步。终于有一天子女成为了非常优秀的学生,进入最高学府学习。然后我们去采访他,询问他的教育之道,怎样培养出那么优秀的学生。很难说老农能说出一些惊人之道,也许他只是做了一些非常普通,我们每个人都会做的事情。所以“百姓日用而不知“是说这种本能引导我们去做了很多事情,但并不是每个人对这种本能都有一个非常准确的认识。所以老师认为哲学的作用首先是它对我们这种本能做的一种总结,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去更加深刻地认识这种本能,推导我们的社会规则向前前进,使之与我们的本能更加契合。其次就是包括易学哲学在内,它还要把做人的道理通过自己的认识,用一种老百姓能听懂的语言进行阐发。使我们能在老百姓的理解层面上认识一些道德因素。进而在这些因素之中提取出对老百姓最直接具备教化作用的,去陶冶每个人的性情,让我们每个人做一个善良的人。所以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的哲学,在哲学追求中都离不开三个字,真善美。这就是对于我们现实生活中美好的最主要表现。
我们不能选择怎么生 ,但我们可以决定怎么活
常言道“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德五读书”,老师对此有何看法?学子们不禁提出疑问。老师认为按照今天的理解,命,运和风水可归为一种客观因素,也就是天时地利这个层面,积德读书则属于人和。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老师认为并非先天不可改变。我们生活的环境,时代会对我们产生作用,但这种作用会不会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也是很难说的。就像每个人都知道中国传统中有看手相这样一种学说,手相中认为一个人的手纹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这里有事业线决定你的事业,爱情线决定你的爱情,生命线决定你的生命。接下来想说的是,它们都在我们的手中。也就意味着我们相当一部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对待自己的人生都应该有这样一种态度:第一,有很多客观的东西我们无法突破,那么不妨坦然面对。比如,生死。我们从出生那天起,就在一步一步接近我们的死亡。但如果我们从出生那天开始就想着活一天少一天活一天少一天,这是现实,但如果这样表述,那么我们的人生未免太过悲观。相反如果你每天都告诉自己,我又多活了一天。显然,同样的内容这样的表述要比前一个更加积极。第二,当我们即使遇到人力所无法克服的困难的时候,我们还是有很多可以选择的空间。所以孔子在面对这种情况时有一个观点“道之将行,命也;道之将废,命也”,就是一个人的命运或人生走向会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受到客观环境的决定,但那只是对人生成败而言。事物发展的成败确实不在我们每个人的可控范围之内,但我们每个人在道德领域即事物的是非领域是可以完全负责的。可能我们无法保障事物发展一定成功,但我们可以保障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做出应有的选择,哪怕这种选择最终是失败的。说到这里,老师提出对我们的期望:在他看来,特别是对同学们所面临的一个读者的年龄,就是在人生年轻的时候,不如不去考虑那么多。与其将自己的命运寄放于所谓的风水之上,不如将自己的未来寄放于理想。因为一个高远的理想一定会带给我们一个不同凡响的人生,哪怕它是短暂的,困苦的,但它一定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如果没有那么多的感动,那么多的痛苦,在狂喜和绝望的两极来来回回,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那假设老师您可以在年初算出自己这一年中会发生的事情,然后趋吉避凶,您的生活无疑会顺畅很多。但同时生活对于您却也失却了惊喜,你也会对生活失却好奇。那么您会去算这一卦吗?”同学们好奇地问道。老师笑着回答说,这个问题是这样的:第一,即使按照我们中国古代的理论来说,这样的假设也是很难成立的。因为古代人认为即使是算卦非常精准的人,他也无法完全推导和决定自己的命运。因为中国古代的算卦术强调前提还是人的命运不是掌握在人自身手里的。所以我们所谓的占算预测在古人眼里不过是通过对所谓神灵的把握和天道发展规律的体认,然后从道而行。但就这个假设而言,预知凶险后,对出现困难的地方加以调整,发生好事就赶紧迎上去。如果这样的话,凶险也做不到提醒你自身品德的亏欠;吉祥也做不到对你既往成绩的鼓励,显然,这种东西就没有了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命运肯定会给你一些让你预测而又永远无法预测的东西来补偿,作为你对命运挑战一种的回应。举例说明:中国古代认为一个人有好运是他之前做了好事的回报;一个人有坏的运气是之前做了坏事的惩戒。在中国古代,这种运气除了在对神话进行表述以外,更多的也是我们道德修养的一个范畴。在社会中会起到维护社会安定的作用。比如桌上有一代水果,正好饿了,吃掉。但一般人在吃之前肯定会想这是谁的。会不会因为我这样的行为导致一个不太好的命运。它对于我们心中所产生的一些恶的念头会起到一种遏制作用。但如果像我们所做的假设,那怕什么?即使吃了这个倒霉也能算出来,也能躲过去,那就吃吧。这样就不能再有抑制作用。因此我们说改造命运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如果能实现,通过命运对人的道德净化作用就很难实现了。
生命不是安排,而是追求,人生的意义也许永远没有答案,但是要什么答案呢?先躬行你力所能及的,以后一切都会知晓。现在,就去尽情感受这种没有答案的人生吧。
文:黄卓| 采访人:朱雅婧 蔡雅楠 周春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