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住本站永久中文域名:风水业协会.cn
穿针乞巧晒书晾衣,你所不知道的七夕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宋•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一年一度的七夕节又到了,秦观的一曲《鹊桥仙》可谓写尽了这个节日的旖旎气氛。与之相对,手机推送中也不难见到诸如“七夕节怎样向女孩子表白”、“男生要送什么礼物给心仪女生”的话题。在消费主义盛行的当下,对中国传统意义上的七夕节,我们的认知可能愈益模糊。你可能并不知晓,在相当漫长的一段时间里,古人并没有把七夕当成情人节来看待。据可信资料分析,最早提及七月七日民俗活动的是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其文云:“七月四日,命治曲室,具薄持槌,取净艾。六日,馔,治五䅽(按:同谷)磨具。七日,遂作曲及磨具。是日也,可合蓝丸及蜀柒丸,曝经书及衣裳,作干糗,采蕙尔也。”这里记载了从七月四日至六日对七月七当天的准备,以及七月七当天制作吃食、药物、曝晒图书和衣物的相关活动。其中流行于后世的,主要是“曝经书及衣裳”。《世说新语》中引晋戴奎《竹林七贤论》云:“旧俗:七月七日法当晒衣。诸阮庭中烂然锦绮,咸时总角,乃竖长竿,挂犊鼻裈也。”这里提及的“法当晒衣”,可知是普遍流行的习俗,后来到了明清之际,七夕也仍有曝晒这样的民间活动。北京《永乐府志》载,“七月七日,曝洗、作曲、合药”;河北《内丘县志》也有“七月七日暴衣书,不知乞巧”的记载。然而在今天这一习俗已成流风遗韵,恐已消亡,《中华全国风俗志》中甚至都不见记录。
崔寔《四民月令》记载的七月七日风俗,属于劳动的产物,虽然仪式感很强,却未必适合多数人。真正使七夕深入人心的还是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成书于西周的《诗经•小雅•大东》记载了吟诵这两颗星星的诗句:
维天有汉,监亦有光。
歧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
睆彼牵牛,不以服箱。
不过这仅是古人借着两颗星星来寄托自己的情感,跟牛郎织女传说还有一定的差距。
直到汉朝,人们把牛郎织女编成了神话故事。崔寔《四民月令》说:“七月七,河鼓(即牛郎)、织女二星神当会。”这个记载里,牛郎织女在农历七月七这天相见。一直到南北朝这个浪漫无边的时代,牛郎织女故事在文人们的编织下,身世也被编排得更清晰。南北朝《荆楚岁时记》中记载,“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织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使一年一度相会。”牛郎织女传说终于成了一个亦真亦幻的故事,依托现实社会为背景,牵牛星从天上的星神变成了人间放牛娃,织女则因动了凡心下嫁到人间。梁吴均《续齐谐记》的记述更详:桂阳成武丁有仙道。常在人间,忽谓其弟曰:“七月七日织女当渡河,诸仙悉还宫。吾向已被召,不得停,与尔别矣。”弟问曰:“织女何事渡河?兄当何还?”答曰:“织女暂诣牵牛,吾去后三十年当还。”明日,失武丁。至今云织女嫁牵牛。牛郎织女传说为七月七增加的是浪漫、传奇色彩,但是七夕最重要的还是它的现实主义寄托,也即“乞巧”,女孩子向织女(育有一对儿女的织布高手)乞求让自己心灵手巧的节日。相传在七夕晚上,皇宫内的宫女还要进行穿针乞巧的比赛,最先完成的宫女便是“得巧”。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也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称为“乞巧市”。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置办乞巧物品,乞巧市上人流如织。少女们都希望可以嫁个如意郎、向织女求赐美满姻缘。七夕节的另一项重要活动内容是祈求子嗣。文史学家阿英在《女儿节的故事》中提及“有的还仿效送子神摩睺罗的装束,用荷叶遮盖半臂,手里也拿着一片荷叶”,这里的“摩睺罗”指的是一种形似婴孩的玩具,多用于七夕,是送子之祥物。可见七夕也与创造、新生相关联。
谈到这里,那么问题来了。
七夕既然是关于爱情、婚姻与家庭的节日,那和佛学又有什么关系呢?修行之人又该如何面对和处理自己与俗世之间的各种联系?特别是情感方面的呢?事实上,佛教并不排斥感情,但主张以慈悲升华感情,以般若化导感情。佛教鼓励夫妻之间要相亲相爱,同事之间要互敬互谅,朋友之间要相互惜缘,进而做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亦即将一己的私爱,升华为对一切众生的慈悲。有这么一句佛教偈言:鹿王当努力,奋迅足与头,张设
此偈出于《佛本行集经》第五十一卷。经中说有一头鹿王在带领群鹿外出吃草时,不慎落入猎人设下的陷阱。群鹿四散惊逃,唯有一头母鹿守护在鹿王身旁,焦急又真诚地说出此偈,劝鹿王设法逃走,但鹿王并无能挣脱罗网。当猎人到来时,母鹿挺身而出,请求猎人放过鹿王。猎人见故,便问它:“鹿王与你是什么关系?”母鹿告诉猎人:“它是我的丈夫,我们相亲相爱,生死与共。因为这个缘故,我不想与它分离。”猎人被鹿王夫妇的深情所动,最后放了它们。
可见佛教虽认为情欲是证道的障碍,但却会站在众生的立场,随顺众生。鹿王夫妇的故事所展现的夫妇之爱,感人至深。
七夕作为传统节俗,既有晒书晾衣的先民智慧,有后世最重要的乞巧寄寓,有祈子的内核诉求。它在发展过程中吸收牛郎织女的传说,也确实同男女情感相关。“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这样动人的诗句,无疑也表达了对爱情的期待,和对所爱分离的伤感。唯有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其与现代社会生活合理结合,七夕方可以发挥自己独特的内涵,焕发不同于其他传统节俗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