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易学名师> 高校堪舆学者> 正文

快速联系

高校堪舆学者

请记住本站永久中文域名:风水业协会.cn

潘谷西

分享到:
来源:秘书处           2020-10-14 15:28
字号:T|T
潘谷西

潘谷西,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江苏南汇(今属上海市)人。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建筑系。历任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讲师、教授、建筑系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术委员会第一届副主任,南京古教学会第一届副会长。从事中国建筑史与古典园林的教学与研究。参加编写的《苏州古典园林》1981年获国家科技成果奖一等奖。主持连云港云台山风景区规划及花果山古建筑群设计。主编《中国建筑史》、《曲阜孔庙建筑》。2013年,获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终身成就奖。

主要成就:

20世纪50年代起,从事中国建筑史及理论、中国古典园林及宋明宫式建筑营造法式的研究,先后发表论文30余篇及著作9本。1953年起,参加刘敦桢先生主持的苏州古典园林研究。刘先生逝世后,主持《苏州古典园林》书稿的整理工作,该书于1979年获首届全国科学大会奖。他主编的主要著作有《曲阜孔庙建筑》,系统介绍了孔庙、孔林、孔府建筑的历史、现状、技术与艺术特点及成就,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及第五届全国优秀图书一等奖;《中国美术全集·园林建筑》卷,获建设部首届优秀图书一等奖;《南京的建筑》获江苏省及南京市"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建筑史》作为全国高校教材,被各大学建筑系及城市规划专业使用达20年,经四次修订,共发行15万册,于1987年及1995年分别获国家建设部优秀教材三等奖及一等奖,此书第四版被列为国家级"九五"计划重点教材;2001年出版的《中国古代建筑史》第四卷--《元明建筑》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与建设部联合资助的重点项目的研究成果,全书共百余万字,是20世纪70年代起组织研究生及有关教师,由东南大学,清华大学等共同完成的,五卷集中国古代建筑史巨著的问世,把该学科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而此课题的发起人即潘谷西。2001年出版的另一专著《江南理景艺术》,则是作者从20世纪60年代起经过30多年努力才完成的又一部力作,全面总结了中国具有代表性地区的传统景观建筑学的成就与经验,从而开辟了中国古典园林研究的新天地。

潘谷西20余年来先后主持、参与完成的古建筑、古典园林与风景区规划设计共40余项,这些项目归纳起来大致有四类:(1)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例如明孝陵保护规划与修复设计,南京朝天宫建筑群修复设计,高邮南门古街保护与修复设计,高邮古驿站--盂城驿修复设计,苏州瑞光塔修复设计,常熟燕园修复设计等;(2)已毁著名历史建筑的重建规划与设计。例如佛教净土宗祖庭--江西庐山东林寺的大殿(复建成宋代官式建筑),南京夫子庙建筑群(苏南式建筑,获江苏省建筑设计一等奖),纪念苏轼治黄保城之功的建筑--徐州黄楼(宋官式建筑),安徽合肥包拯墓园建筑群(宋官式建筑),道教祖庭--安徽涡阳天静宫建筑群(宋官式建筑),广东新会紫云观建筑群(清官式建筑),安徽滁州琅琊山碧霞宫建筑群、南京静海寺(明宫式建筑),江苏连云港三元宫建筑群(明宫式)等;(3)风景名胜区的规划与建筑设计。例如江苏连云港云台山风景名胜区及重要景点三元宫、屏竹禅院、九龙桥、玉皇阁等建筑,连云港海滨公园枯山水庭园,安徽马鞍山市采石矶风景区及重要景点建筑,滁州琅琊山风景名胜区规划及同乐园、清风明月楼、碧霞宫及南京雨花台雨花阁等建筑;(4)具有传统风格的新建筑。这些建筑的功能与技术是现代的,而形式则既现代又传统。例如江苏金坛市建委办公区建筑群,南通市濠滨书苑,宿迁市某局办公楼等。

主要风水著作:

潘谷西《风水探源》,东南大学出版社,19906月第一版。

内容提要:本书勾勒阳宅风水理论发生、发展的历史轮廓入手,借着对风水盛行的东南地区实地考察之所得,试图对风水作进一步探讨研究。本书第一部分阐述风水的历史发展及其在东南地区两大流派的理论特点;第二部分分析风水对东南方御传统建筑的影响;第三部分探求风水之所以在中国长期流行以及如何借鉴风水中的精益,并作适当评估。风水来自生活与农业生产的需要,其理论主要来源于观察和改造自然的体验,其间凝聚着中国古代哲学、科学、美学的智慧,充当着中国哲学、科学与建筑的中介,从而给中国建筑以特有的美妙传说和哲理意趣。

主要论文:

[1]潘谷西.从曲阜看儒家思想对建筑的影响.孔子研究,1986(2):65-69.

[2]潘谷西.合肥包拯墓园设计.建筑学报,1989(10):58-60.

[3]潘谷西.中国园林的意境构成.中国园林,1990(4):2-9.

[4]潘谷西.珍惜历史  再造辉煌——论南京的建筑.现代城市研究,1995(4):4-10.

[5]潘谷西.关于南京明故宫遗址保护的意见.建筑与文化,2006(6):98-99.

[6]潘谷西,陈薇.历史文化名城中的史迹保护:以南京明故宫遗址保护规划为例.建筑创作,2006(9):68-75.

[7]潘谷西.历代尊孔与祀孔建筑的发展.美术大观,2015(5):113-119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