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学习强国> 正文

快速联系

学习强国

请记住本站永久中文域名:风水业协会.cn

探源习近平政德观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分享到:
来源:孔子研究院      作者:毛杨柳           2022-05-13 08:55
字号:T|T
探源习近平政德观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政德,顾名思义是指领导干部的从政之德,是为政者从政德行的综合反映。政德关乎政治生态,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政治生态究竟怎么样、是不是风清气正,关键就在于领导干部有没有讲政德、有没有践行好政德。2018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专门就领导干部的政德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他指出“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德”,突出了政德在整个社会道德建设中所起到的风向标作用。

作为政德建设的时代精华,习近平总书记的政德观不仅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道德元素,融合了我们党关于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一些理论和经验,同时还在较大程度上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政德文化的思想精髓,可谓博采众长。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丰富政德理念,为习近平政德观的形成提供了思想渊源和价值导向。

一、忠诚爱国

自古以来,“忠诚”就被公认为是一种宝贵的品质,是天底下最高的美德。《忠经·天地神明章第一》中说:“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夫忠而能仁,则国德彰;忠而能知,则国政举;忠而能勇,则国难清。故虽有其能,必由忠而成也。”试想,如果国家中的每一个人都有着忠诚之心并且能够行仁义的话,那么国家的德行必将远播;如果每个人都兼具忠诚与智慧的话,那么国家的事业也必将蒸蒸日上;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忠诚和勇敢的话,那么国家所面临的困难也必定能够被清除。而所有这些目标的达成,前提都需要有一颗忠诚的心。

子张曾经向孔子请教,应该如何来治理政事。孔子简单地回答了八个字:居之无倦,行之以忠。意思就是说,作为执政者,居于官位不能够懈怠,执行君令要做到忠实。虽然这是两千年前儒家的治世思想和为官之道,但是对于当今的党员领导干部来说仍然非常重要。因为它不仅是为人之正道,更是共产党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品格和鲜明本色。

入党时,每一名党员都要面向党旗庄严宣誓,要做到“对党忠诚”。对党忠诚,虽然只有短短四个字,但是却需要用一生的长度去检验。当今,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价值观念多元多样,党员领导干部面对的考验更为直接更为复杂更为严峻。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对党忠诚作政治上的‘定海神针’,就很可能在各种考验面前败下阵来。”这里所说的忠诚是绝对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忠诚。因此,对党忠诚,只有绝对,没有相对。只有绝对的忠诚,才有真正的大德。征程未有穷期,忠诚永无止境。

二、以民为本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历经艰苦卓绝奋斗的基础上扬帆起航的原点,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不断前行的动力,更是中国共产党在未来发展道路上永远保持的“初心”。

中国历史上关于民本思想的第一次呐喊,出现在《尚书·五子之歌》中“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以此来告诫统治者要多亲近人民,不能轻视他们,人民是国家的根基,根基牢固了,国家才能安定。 

在夏商两朝相继灭亡之后,周朝的统治者看到了民众的力量,由此他们开始醒悟,并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于是,在通过对夏、商权力得失和周朝执政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之后,周朝统治者便提出了“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的思想。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周王朝统治濒于崩溃,诸侯征战不休,人民困苦不堪。面对这样一个礼崩乐坏的动荡社会,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从上古圣贤那里获得智慧,他们基于“仁”的理念,进一步拓展了民本思想,提出一系列命题,如“子欲善而民善矣”、“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等等。

西汉政治思想家贾谊在总结先秦儒家民本理念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一系列观点,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民本思想体系。他的《新书·大政》上、下两篇谈的都是关于“民本”的问题。在他看来,国家的存亡,国君的威望,官吏的贵贱、贤劣以及战争的胜败都取决于人民的态度,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将会一事无成。

可以说,到了汉代,以民为本思想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比较完整明晰的体系,它不仅对汉一代影响深刻,而且对后世民本思想的发展演变以及封建社会政治进程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此后的历朝历代,民本思想继续得到传承和弘扬,成为一种有着广泛共识的优秀传统思想。

三、清正廉洁

清廉是从政者为政做官的基础,是中国古代官德思想中的重要内容。一个人,如果为人不廉,便是失德缺德,便是污浊小人,会遭人唾弃;如果为官不廉,那便是失德失责,便会心生腐败,行为污浊,给百姓和国家带来损害。正所谓“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国家之所以衰败,政权之所以不稳,其中一点就是官员的腐败所造成的。

从古至今,“清廉”都是选拔官员、考核官员政绩的一项重要标准。《周礼》中记载,考察官吏政绩的标准为“六计”,即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秦代则确定了“五善五失”考核法,“五善”指的是忠、廉、慎、善、谦,“五失”则是指自夸、自大、刚愎自用、犯上和重财货。西汉时期制定了《上计律》,明确规定“贱民贪污”的官吏,要取消其做官的资格。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是分裂动荡的年代,但是统治者对官吏的考核却没有停止,其标准仍以“廉”为首。到了唐朝,官员考核实现了制度化、法律化,其中最著名的是“四善二十七最”。宋代的考核标准大体沿袭了唐朝,宋初年仍按照唐朝的“四善”进行考核。宋真宗时,将官员的考核标准分为上、中、下三等:公勤廉干惠及民者为上,干事而无廉誉、清白而无治声者为次,畏懦贪猥为下。明清时期在考核官吏时,也始终把“清谨勤公”和“居官廉恪”放在首位。从以上官吏考核的标准来看,自始至终都离不开一个“廉”字,体现了“廉”作为为官之本和考核之要的基本精神。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将清正廉洁作为自己的政治操守,始终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连接在一起,成为战胜一切困难、攻克一切艰险的制胜法宝。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就应当遵循好这一准则,做好群众的表率。这既是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的自我要求,同时也是国家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只有做到了清正廉洁,才能获得群众的信任,受到人民的拥戴。

四、修身自律

官德的修养是一门长期艰巨复杂的功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人做事摆在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如果党员领导干部不注重修身,就会出现“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的现象,从而导致人心涣散、道德沦丧,甚至政权丧失。

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同样的环境,为什么有些人能够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而有些人却被不良因素所影响,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不归路?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自我修身不严、自律意识不够造成的。

自古以来,中国的先贤们就十分注重修身的问题,认为修身是塑造高尚品格、成就“君子”的关键环节。关于修身,在古代典籍中最经典的表述出现在《大学》中,“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与此同时,他们还把“修身”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和基础来看待,认为“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因此,对于从政者来说,要想治理好国家、做出一些政绩,就必须要先修身,通过这种自觉地道德修养,使自己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而后才能够担当起“治国”“平天下”的重任。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央办公厅各单位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代表座谈时讲到了这样一段话,他说,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把自律看作做人、做事、做官的基础和根本。《论语》中就说,要“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古人所推崇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第一位的。我们共产党人更应该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塑造,在廉洁自律上作出表率。

强化自律意识、建设廉洁政治,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以及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根本,同时也是新时代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一个人能否做到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而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如果一个人战胜不了自己,那么即便制度设计得再缜密也终归无济于事。因此,这就需要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注重小事小节,慎独慎微,由此才能避免“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可悲结局。

来源:《社会科学》

作者:毛杨柳 ,中共曲阜市委党校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