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术研究> 易学研究精选> 正文

快速联系

易学研究精选

请记住本站永久中文域名:风水业协会.cn

观点:《周易》的来龙去脉

分享到:
来源: 周易雅正           2022-05-25 16:24
字号:T|T
观点:《周易》的来龙去脉


一、《易》前时期

1.文化背景

从图腾崇拜的懵懂岁月,到巫卜文化的原始启蒙,再到摆脱愚昧的理性文明,人类的文明是渐趋而来,有一个发展过程的。

夏商周三代都处于巫卜文化阶段,这时原始的部落图腾已经升华为广泛意义的天命思想,人们每有大事抉择都要通过巫卜求问天意。

夏代巫祝盛行,属于巫卜文化的早期阶段。商代龟卜盛行,属于巫卜文化的中期阶段。周代筮占盛行,属于巫卜文化的晚期阶段。

巫卜形式的变化,是文明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是古人主观能动性在逐步提高。巫祝比龟卜更无脑,筮占比龟卜解说空间更大。

这就是《周易》所处的时代背景。

《周易》之前,是龟卜为主流巫卜形式的商代。

《周易》之后,是筮占为主流巫卜形式的周代。

至于后人津津乐道的阴阳八卦,在商代根本还不存在,更何况更久远的伏羲年代。

2.数字卦的诞生

汉代以后《周易》书中那些阴阳卦的前身是一种数字卦。

数字卦的产生,笔者推测大约源于商朝迁都的那群人。

商汤建立商朝的时候,最早的国都在亳。在以后三百年当中,都城一共搬迁了五次。

大迁徙必然导致抉择需求的大量增加。也就是不单官方需要,一些跟随迁徙的小家族部落也需要问卜。

龟卜程序繁琐,并且耗费财物,钱少了是占不起的,故多为官方问卜方式。

筮占操作简单、用材俭省,又不失庄重,正好适合那些小家族部落。

需求催生发明,而筮占程序中熟练的数字应用,也不是古远人类可以做到的,所以,结合出土资料,笔者认为这个时期发明筮占的可能性最大。

筮占的发明,使得民间也有了比较成熟的问卜手段。于是官家以卜、民间用筮的格局在商代中期形成。

但是,此数字卦并非《周易》所用之数字卦。

二、《周易》诞生

1.奇偶数字卦

《周易》所用之数字卦,是奇偶数字卦。而早期数字卦,只是单纯的数字罗列。

两者虽然起卦程序和释卦方式上没有什么不同,但一简一繁,在数学意义上则是大有区别。

早期六爻数字卦相当于1-10的六位全排列,其组合是个天文数字,对于当时的人来说几乎是不可穷尽的。

而《周易》所用之六爻奇偶数字卦,以数字之奇偶性质为单元,其组合仅仅是64组,也就是后人所称之六十四卦。

司马迁《史记》:“西伯盖即位五十年,其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这是被伏羲八卦传说误导的说法。

从数字卦历史看,六十四卦的来源是六爻数字卦的奇偶转换,与八卦无关。那么文王囚羑里时如果真是发明了六十四卦,其所做的工作,也只有可能是简化六爻数字卦为六爻奇偶卦。

当然,对于当时的文王来说,这仅仅是个数学游戏而已,没有什么实际用途。就像众多基础数学研究,其实际应用都在之后N年。

2.周公作《易》

虽然商周都属于巫卜文化时期,但总有个别出类拔萃者的思想认识是超越时代的。周公旦就是这样的人。

他借用了文王发明的六十四卦作为《周易》一书的架构,但是他并不迷信占卜。

当世人还在用文王卦问卜求神的时候,周公却敏锐的发现了其六爻结构所蕴含的六段论逻辑内涵,并将之巧妙的与《周易》文本融合,或者说巧妙的利用六爻的六段逻辑性质行文叙事。

文王卦,不是以卦符的象数意义存在于《易》,而是作为一个模型结构给文本搭起框架。

其中六爻是行文的体例,即把一个主题分成六个逻辑阶段分述。卦是文章的章节,即一个个相对独立的主题。

虽然为了顺应时代文化《周易》的写作采用了筮辞的形式,但这不代表其文本的来源就是筮占之辞的汇编。

周公利用文王卦和筮辞这个形式,把自己是人生经验浓缩在了文武二王的历史记录之中而已。

是否如此,只有真正读懂了《周易》内容才能知道。历代《易》解五花八门,不足为道也。

三、八卦易时代

《易》者,后人所称《周易》的简称也。

没有基于《周易》研究之外的易学。

所谓变化之易的易学,子虚乌有也,只是一些人将《周易》虚无化、无限夸大化后的凭空臆想。

八卦象数体系,是周史在研究《周易》过程中,在运用《周易》筮占过程中衍生出来的认识,而非早于《周易》的存在。

而八卦之于《周易》,更是要比阴阳观进入《周易》还要早四、五百年。

由此可见后世的象数易学是多么的荒唐。

汉代至今的易学,都是在以阴阳八卦为根基,所以笔者称之为八卦易时期。

八卦易的实质是以《周易》为幌子的卜筮学。为了给自己的观象解卦找理论依据,他们愣是把晚出的阴阳八卦上推到了上古,从而把《周易》说成是观象系辞之作。

恰好这种愚弄符合当时统治者的利益,于是以讹传讹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