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堪舆大观> 中华宝地> 正文

快速联系

中华宝地

请记住本站永久中文域名:风水业协会.cn

天坛历史变迁与遗产价值

分享到:
来源:《旅游与摄影》杂志       作者: 波音           2020-10-07 17:55
字号:T|T
天坛历史变迁与遗产价值

天坛祈年殿

天坛位于北京正阳门外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当时称天地坛,合祀天地;嘉靖九年(1530年)建立四郊分祀制度,专用于祀天,后改名为天坛。到清代,经过乾隆朝改建、光绪朝重修,形成现有格局。北京天坛作为明、清两代皇帝祭天、求雨和祈祷丰年的场所,成为世界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古代祭天建筑群;同时,天坛建筑的杰出艺术成就也堪称我国古代建筑的极品,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自然之天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言简意赅地道出了古代政权的两件大事——祭祀和军事。

古代欧洲人把祭祀的权力赋予了教会,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教皇的地位凌驾于各国君主之上;而把军事的权力赋予了君主和骑士阶层,老百姓则专心生产和纳税。教堂是古代欧洲人举行“祭祀”仪式的场所,大家前往教堂,祈求上帝的宽恕和恩泽,建立自己与上帝之间的联系。当然,各国君主、骑士也会前往教堂,去向上帝祈祷。

反观我国,古代中国人把最高级别祭祀和军事的权力都交给了君主一肩承担,这是古代中国与欧洲的一个重要区别。君主祭祀也需要有各种场所,这些场所中最重要的一个,莫过于皇家祭坛——天坛。

天坛是专门用来祭天的场所,所以要理解天坛,就要先了解古代中国人头脑中“天”的概念是什么。

皇穹宇冬景(图:梅生)

显然,古代中国人所说的“天”与西方的“上帝”并不能等同起来。在天坛的皇乾殿与皇穹宇两殿中,供奉着“皇天上帝”的神位,从这个角度讲,天坛所祭的“天”有神性的一面,与西方的“上帝”类似。

但是,神位的“上帝”前面还有“皇天”的修饰词,这样的词语表明古代中国人祭拜的不仅仅是神,还是“天理”“天道”,是冥冥之中存在于自然中的道理。所以哲学家会说,古代中国人心中的“天”有“自然之天”的一面。

皇穹宇院落的圆形围墙(回音壁)(图:董亚力)

汉代学者董仲舒提出“君权神授”和“天人感应”的学说,使得地上的帝王和“天”建立了明确的联系。帝王的权力是上天授予的,他们自称“天子”。于是,当帝王建造了祭祀天的天坛,然后定期前往天坛祭祀的时候,作为天子,他们就行使了双重使命。一个是代表天下人祭祀上天,祈祷风调雨顺,上天也能够感受到天子的诚意;另一个是通过祭祀上天,天子建立了一种权力的垄断形式,祭天的权力为帝王独有,因此天子就具有了号令天下、统领万民的资格。

在这种信仰体系的支撑下,天坛祭天成为神圣的事件,历朝历代都万分重视,恭敬对待。

历史沿革

祭天的起源可能要追溯到远古时代,在文字发明之前,信奉原始宗教的古人就对天顶礼膜拜了。不过具体到北京天坛,它的源头要从朱元璋说起。

在明朝尚未建立、朱元璋还自称吴王的时候,他就下令在南京钟山之南正阳门外东侧建造圜丘,作为祭天场所。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又在老家凤阳建造了圜丘,并改造位于南京的圜丘,洪武十年在南京建大祀殿。

朱元璋归天后,他的四子朱棣夺得了天下。永乐皇帝朱棣以北京为都城,如果祭祀天地的场所还放在南京,就显得不合适了。于是永乐年间在北京南门正阳门外东侧,依照南京大祀殿规制修建祭祀天地的场所,这便是北京天坛最初的来历。

当时修建的祭坛有天地坛、社稷坛、山川坛等,“凡庙社郊祀坛场宫殿门阙,规制悉如南京,而高敞壮丽过之。”其中天地坛就是天坛当时的名字。主体建筑为大祀殿,在此进行天地合祀。此时的天地坛规模也比后来的天坛小很多。

明世宗朱厚熜也就是嘉靖皇帝在位期间,天坛建筑迎来了一次大扩建。朱厚熜是一位十分重视礼制的皇帝,他在位期间,也是明朝政策内敛的时代,因此对于祭祀制度变得格外重视。嘉靖九年(1530年)决定恢复古老的“四郊分祀”制度,因此不仅处于南郊的天地坛被改建,北京城的东郊、西郊和北郊也营建祭祀场所。嘉靖十三年,皇帝通过礼部对这些祭祀场所进行了明确,“南郊之东坛名天坛,北郊之坛名地坛,东郊之坛名朝日坛,西郊之坛名夕月坛。南郊之西坛名神坛,著载《会典》,勿得混称。”后来经由礼部建议,祀天之坛专称为圜丘,而整个建筑群则称为天坛。所以,北京天坛之名始自于明嘉靖年间。

在天坛还是天地坛的时期,举行的祭祀仪式主要有合祀天地礼,以及遇皇帝即位、皇子诞生、册封皇后、奉安太后等皇家盛典和自然灾害、外虏入侵等重大事件的告祭礼。嘉靖改制之后,祭祀内容、祭祀对象、祭祀时间等都发生了一些变化,祭祀活动更加丰富,除了告祭之外,还有孟春祈谷、冬至祭天、祈谢雨雪等仪式。

祈年殿藻井(图:董亚力)

天坛再次迎来大规模改建,要到嘉靖之后200年的清乾隆年间了。与嘉靖皇帝类似,乾隆皇帝也是一位很热衷于礼制建设的君主,他对天坛建筑进行了多次改建。比如,乾隆八年改建了斋宫,乾隆十四年开始扩大圜丘规制,乾隆十五年拆大享殿东西后重庑。乾隆十六年,更改了大享殿等处的琉璃瓦颜色,嘉靖时大享殿有三层屋檐,用三色琉璃,上层蓝色象征天,中层黄色象征地,下层绿色象征万物。乾隆将瓦颜色统一改为一色青琉璃,并更名为祈年殿,作为孟春祈谷的场所。

经过乾隆皇帝的大规模改建,天坛基本上达到了它最壮观的阶段,此后的清朝皇帝对天坛仅有修补,再无大兴建。

神圣皇家祭坛上的一次次庄严仪式,并没能阻止清朝滑向衰微。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外敌甚至在天坛内设立司令部,文物被掠夺,古建、林木遭到损毁。天坛与风雨飘摇的国家一起,踏入了一段凄凉的岁月。

天坛举行的最后一次祭天典礼,竟然近似一出闹剧。1914年12月23日,时任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在天坛换上礼服,率领文武官员,把古代皇帝专享的祭天典礼在民国时代又重现了一遍。袁世凯曾亲手终结了君主制度,代之以共和制度,却又冒天下之大不韪,自己搞起了昔日帝王祭祀的那一套东西。一年半后袁世凯就在一片骂声中死去。袁世凯之后,再无真正的祭天仪式在天坛举行。天坛作为祭祀礼仪场所的神圣功能,就此终结。

世界遗产,凝聚新的神圣感

当天坛不再归帝王与皇家专属,不再承担崇高的祭天功能,那么它该属于谁?它该拥有什么样的功能呢?

它将属于“天下人”——广大民众,它将转变成一种公共活动空间,比如说——公园。

1913年元旦,天坛曾经短暂地向公众开放。当时的管理机构古物保存所发表公告,自1月1日起,“各处一律开放,不售入场券,凡我国男女,吾界及外邦人士届时均可随意入内观览。”这次开放释放了公众对于天坛游览的渴望,大量游客涌入天坛,“天坛门首,但见一片黑压压的,人山人海,好像千佛头一般,人是直个点的往里灌……”游客中不仅有北京城的居民,甚至还有来自周边天津、保定的人。这次开放标志着天坛从皇家祭坛转向公众活动空间迈出了第一步。

此后,袁世凯准备祭天大典拖延了天坛对外开放的时间,到了1918年元旦,天坛作为公园终于正式对外开放。

数百年的皇家营造与维护,使得天坛具备了现代公园的很多特质,这里有美轮美奂的建筑艺术,也有郁郁葱葱的古树异草,而且占地较广,视野开阔,空气清新,的确是公众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天坛成为公园后,便承担了公园的一些功能,比如避难功能。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波及北京地区,一些市民迁入天坛内暂住。天坛内坛和外坛建起了大量的防震棚,共容纳了6万余人避震。天坛开阔的空间甚至还被认为是果树种植的理想场所,因此一度发展成为京城重要的果树栽培基地,生产各种水果以供应市场。

然而,天坛毕竟有着皇家祭坛丰厚的文化底蕴,人们逐渐意识到天坛在文化遗产方面拥有的价值,并尝试着让天坛发挥它本该发挥的价值——弘扬文化。

天坛公园毕竟不同于一般的公园,它在文化遗产领域理应占有一席之地。天坛于1946年被当时的北平市政府列为北平名胜古迹甲类;1957年被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定为北京市第一批古建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世纪80年代以后,天坛主要建筑逐步恢复了原貌陈设,陈列了与祭天相关的各种展品,天坛公园还组织了大型祭祀仪仗和乐舞表演,从而在传播祭天礼仪文化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

中和韶乐日常展示

天坛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载体,不仅是中国的瑰宝,也应该是世界的瑰宝。1998年,天坛申遗成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这是世界对于天坛文化遗产价值的认可,它也由此受到《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等国际法律法规的保护,具备了新的神圣感!

天坛是一个建筑和景观设计的杰作,它简单而生动地体现了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过影响的极其重要的宇宙观;天坛的象征性布局和设计对许多世纪以来远东地区即东亚一带的建筑和规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几千年来,中国由一系列封建王朝统治,天坛的设计和布局象征了其中一些王朝的合法性或者说正统性。

成为世界遗产,让天坛重新拥有了一种神圣感。这种神圣感不是过去帝王垄断天坛祭天仪式而制造出来的神圣感,而是来自于人们对它所蕴含的丰富的遗产价值的认识和尊重。人们因为认识而喜爱天坛,为尊重而保护天坛。

展现古人的宇宙观

那么,如果我们置身于天坛之中,我们能感受到怎样的文化氛围呢?

天坛是物质的,却承载和表现了古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天坛凝固了古人的信仰。

天坛由内外两重围墙环绕,整个建筑平面呈回字形,北面围墙高大呈半圆形;南面围墙略低,呈方形,契合了中国“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与中国古代许多建筑群一样,天坛建筑群也有一条主轴线(并非中轴线,这是天坛的有趣之处),在这条主轴线的南北方向,坐落着天坛的两个主要的建筑群落,南面是圜丘坛,北面是祈谷坛。每个建筑群落之间,被一条高4米、宽30米、长360米的丹陛桥连接起来。

南端的圜丘坛是皇帝冬至时分祭天的场所,它的周围环绕着两重矮墙,恰好内墙圆而外墙方,北端的祈谷坛是皇帝孟春时分祈谷的场所,周围被方墙环绕,主体建筑祈年殿坐落在圆形台基之上,都再次契合了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南端两重矮墙四面设门,三座门为一组,总计24座门,与一年24节气相符。

皇帝在冬至祭天,是因为从天文学角度讲,从冬至这一天起,太阳直射点从南回归线开始向北移动,古人没有南回归线的概念,但是他们认为冬至开始,天由阴转阳,正所谓“一阳复始”。此外,圜丘坛的东南西北方向有四座坛门,分别叫做泰元门、昭亨门、广利门、成贞门,名称来自《易经》中的乾卦理论即“乾,元亨利贞”,乾为天。古老的易经文化就这样被天坛设计者融入了圜丘坛的建筑之中。

在古代中国的宇宙观中,“九”是十分重要的数字。圜丘坛的坛面中心是圆形的“天心石”,向外的石板以扇形扩展开来,分三层,表示天地人三才;第一层从第一圈的九块艾叶青石,直至增加到第九圈的九九八十一块艾叶青石;第二层、第三层也各为九圈,最后一圈艾叶青石数量达到了9乘9乘3块。整个排列寓意九重天,不断地强调有关“九”的象征意义。这样的设计同样体现了古老的宇宙观。

祈年殿(图:董亚力)

与圜丘坛反映宇宙观相似,祈谷坛的中心建筑——祈年殿的殿内环列而立了28根大柱子,中央的四根称“龙井柱”,蕴含了一年四季的意思;中层有十二根“金柱”,象征了一年分十二个月;外层十二根柱子是“檐柱”,象征一天十二个时辰。金柱、檐柱相加为二十四,与一年二十四节气相符;金柱、檐柱和龙井柱相加是二十八,象征天宇之中的二十八星宿……

这些反映宇宙观的细节在天坛建筑中比比皆是,不胜枚举,古人对于宇宙天象的理解、对于季节轮回的认识,都通过精心的设计,凝固于天坛的一砖一瓦之中,留与后世。

皇穹宇圜丘祭祀神位供奉陈设展

天坛建筑本身也是古代能工巧匠呕心沥血之佳作,天坛在建筑设计和营造上集明、清建筑技术与艺术之大成。比如祈年殿、皇穹宇作为木质结构、圆形平面、形体巨大、造型精致、构思巧妙的殿宇,是中国古建中罕见的实例。

1935年梁思成、林徽因等中国营造学社专家在祈年殿大修现场考察。 图/北京市天坛公园管理处

天坛集中国古代哲学、历史、数学、力学、美学、生态学于一身,堪称我国古代建筑的极品,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今日之天坛,既是世界遗产,也是民众公园。市民在天坛的日常活动,为这片遗产地注入了新的活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天坛人文景观。国内外游客来到天坛,不仅可以体验到天坛的文化遗产魅力,同样也置身于公众所形成的人文氛围之中,有些游客甚至参与公众活动,体验天坛新的精神价值。

天坛具有遗产兼公园的双重属性,也让天坛的保护与管理面临着挑战。不过我们应该相信,只要今人能够继承古人在天坛设计中体现出来的和谐精神,尊重自然、爱惜苍生,天坛这一世界遗产将永葆魅力,惠泽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