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易学名师> 高校堪舆学者> 正文

快速联系

高校堪舆学者

请记住本站永久中文域名:风水业协会.cn

唐明邦

分享到:
来源:秘书处           2020-06-09 16:08
字号:T|T
唐明邦

唐明邦先生号云鹤,重庆市忠县人,生于1925123日。先生出生贫农之家,自幼深知民生疾苦。高中毕业后,任教于培风中学、正中中学。19501月任《西南工人日报》记者。19548月至19588月,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师从冯友兰、张岱年、任继愈等哲学家。1958年调入武汉大学哲学系后,从事中国哲学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与萧萐父、李德永先生一道为武汉大学中国哲学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实质性贡献。1981423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7月评为副教授,19883月评为教授。1981年和1986年,两次被评为武汉大学先进工作者。1991年退休。退休后仍笔耕不辍,诲人不倦,曾任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学院顾问,并曾任中国周易研究会首任会长、中国周易学会顾问等职。唐明邦先生毕生致力于传统文化的教学与研究事业。先生学德兼备,博古通今,胸怀坦荡,乐天达观,忠厚朴实,平易近人,生前服膺诸葛亮之名言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这两句话正是先生学问风格与学术境界的写照。唐明邦先生与萧萐父、李德永先生作为武汉大学中国哲学学科的三位奠基者,呕心沥血,筚路蓝缕,草创弥艰。先生以坚定的意志和坚韧的毅力,克服了研究和教学上的各种困难,配合萧、李二先生共同开创了武汉大学中国哲学研究的学风与方向。先生教书育人,严谨认真,未尝言倦,春风化雨,桃李芬芳,悉心培养了一大批中国哲学和《周易》学术研究的人才,成为相关领域的领军人物与栋梁之材。中国著名哲学家、中国哲学史专家、易学家、武汉大学中国哲学学科奠基人之一、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国学院顾问唐明邦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8541525分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去世,享年94岁。

主要思想:

唐明邦先生通观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融合易道之学,堂庑广大,气象浑沦,在《周易》哲学(象数与义理)、道家道教、明清之际哲学、中国辩证法史、儒学、古代科学技术哲学等领域,都有系统的研探;其中在《周易》哲学、道家道教、中国古代科技哲学三大领域,有系统的学术专著,创获尤多,贡献卓著,蜚声中外。先生是《周易》和易学史研究方面的大家,他融通义理与象数,深入阐发《周易》的取象比类的象数思维与哲学智慧,提炼出《周易》中的辩证智慧,对易学作出了创造性的重建;他以通俗晓畅的论著,系统发掘《周易》和易学的人文性、科学性、管理智慧等;他系统丰富而元气淋漓地阐扬出《周易》思想所蕴含的自强不息、天下为公、独立不惧、崇德广业、保合太和的精神与价值。先生在道家道教的研究上也是首屈一指的,他阐明道家的原典智慧,提扬道教的倾情民谟、民生的情怀,细研丹道之学对科技发展的贡献,发掘道家道教在生态环保上的意义。先生十分重视对中国古代科技史的研究,会通《易》医之学,从《易学》与哲学的角度,阐明《黄帝内经》、《本草纲目》和明清之际的科学系统中所蕴含的科学思想、思维模式、整体智慧。先生将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的精要与精髓,以系统、准确而又平实的文字表达出来。在中国哲学智慧的通俗化、普及化方面贡献尤巨,别具一格。

先生深得中国哲学诗化特质之精髓,晚年尤好诗歌创作与书法练习。《云鹤诗稿》选诗百余首,大体反映先生学术人生大树枝叶下的斑驳日光,展现了先生超越的人生情怀。其自题石门峰墓铭诗句——“风抚石门云霞灿,月满长空鹤一声,表明先生早已经超越生死。其留在人间的哲音正如长空鹤鸣,启人精神于遐远。

主要学术著作:

《周易通雅》、《当代易学与时代精神》、《邵雍评传》(附《陈抟评传》)、《论道崇真集》、《易学与长江文化》(合著)、《李时珍评传》、《本草纲目导读》等;主编的著作有:《周易评注》、《周易纵横录》、《中国古代哲学名著选读》、《中国近代启蒙思潮》等;参与编写的著作或教材有:《中国哲学史》、《易学基础教程》、《易学与管理》、《中国辩证法史稿》、《中国哲学史纲要》、《楚国历史文化辞典》等;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先生生前出版自选集《天人之学》,略可窥见先生学术贡献与学问情怀之纲要。

主要论文:

[1]唐明邦.《周易》与现代自然科学国际学术讨论会闭幕词.殷都学刊,1991(1):44-44.

[2]唐明邦.《周易志》序.殷都学刊,2003(1):110-110.

[3]唐明邦.略论《周易外传》中贞常制变、延天祐人的辩证法思想.江汉论坛,1962(9):16-24.

[4]唐明邦.《周易内传》中的若干辩证法思想.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2(6):25-32.

[5]唐明邦.《易传》中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4(3):60-65.

[6]唐明邦.《周易》和《黄帝内经》.孔子研究,1987(3):3-12.

[7]唐明邦.道家、道教与中国文化.宗教学研究,1988(4):7-14.

[8]唐明邦.中国《周易》研究之新进展.哲学动态,1988(4):23-27.

[9]唐明邦.《易经》中时辩证思维萌芽.周易研究,1989(1):39-45.

[10]唐明邦.使《周易》研究沿着健康道路发展.殷都学刊,1992(1):22-23.

[11]唐明邦.忧患意识与乐观情怀——《周易》思想与21世纪.贵州社会科学,1992(1):11-14.

[12]唐明邦.《周易》的忧患意识与自强精神.孔子研究,1992(2):102-105.

[13]唐明邦.《周易》的忧患意识与自强精神.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2(2):10-12.

[14]唐明邦.太极思维方式与东方管理原则——《周易》的治国理财之道.孔子研究,1993(4):20-23.

[15]唐明邦.王船山的《周易》象数论.船山学刊,1993(1):65-75.

[16]唐明邦.《周易》的文化价值与周易研究热.黄冈师专学报,1994,14(3):3-7.

[17]唐明邦.以佛解《易》援儒证佛─—读《周易禅解》.佛学研究,1995(0):172-177.

[18]唐明邦.《周易》九卦义理与东方企业文化.孔子研究,1995(4):105-108.

[19]唐明邦.正确认识《周易》的文化价值.学习与实践,1995(7):12-16.

[20]唐明邦.魏源的经世思想与《周易》.船山学刊,1996(2):158-168.

[21]唐明邦.当代易学与时代精神——关于《当代易学新论》.开放时代,1997(1):123-124.

[22]唐明邦.当代易学与时代精神.商丘师范学院学报,1997(3X):6-7.

[23]唐明邦.刘子华的象数思维方式及其科学预测.中华文化论坛,2001(2):96-100.

[24]唐明邦.范长生的易学思想.宗教学研究,2001(4):9-13.

[25]唐明邦.杨万里《诚斋易传》中的革新思想和忧患意识.孔子研究,2002(5):95-100.

[26]唐明邦.第十四届《周易》与现代化国际讨论会开幕辞.安阳大学学报:综合版,2003(4):1-2.

[27]唐明邦.八阵演兵与白帝托孤.风景名胜,2004(1):126-127.

 [28]唐明邦.《周易》论和谐.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5):163-165.

[29]唐明邦.《周易》思想的核心价值.华夏文化,2010(1):4-5.

[30]唐明邦.庄子法天贵真的人生哲学浅析.宗教学研究,2010(S1):107-110.

 [31]唐明邦.论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市场论坛,2012(7):16-17.

[32]唐明邦.孔子与《周易》.中国儒学,2013(1):1-9.

[33]唐明邦.建筑风水文化——风水文化的久远魅力和当今价值.建筑与文化,2016(6):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