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记住本站永久中文域名:风水业协会.cn
【作品缘由】内坑村是坐落在福建闽南沿海的一村落,在国家大力扶持“美丽乡村”建设政策的鼓励下,当地政府、村书记和村民积极响应号召改善乡村面貌,挖掘乡村的历史文化,建设新农村经济,笔者有幸受邀为内坑村规划出以《十二时辰》为主题,风水文化为背景的传统文化村落作品。
晋江市龙湖镇内坑村于明、清分别隶属晋江县十七、十八都【合一都】。民国33年(1944年)属霞坡镇、至善乡新峰保;1958年合并入龙湖公社,1961年属龙湖公社后溪大队;1984年隶属龙湖镇后溪村委会;1985年由后溪村析出自成龙湖镇内坑村委会。
《内坑十二时辰》是内坑村特有的民俗文化传承的标志,它把内坑村发展的历史、精神传承、民俗活动以及村庄地理、水文分布等通过《周易》十二地支形象地体现在内坑村的十二个景点中。
《内坑十二时辰》是运用十二地支内化于内坑村的十二个景点,分别包括十二地支的生肖、时辰、五行、物象、意象、二十四山分金等中华传统文化和民间宗教信仰,描绘出村庄丰富多彩、源远流长的人文精神。比如:地支——子,子五行为水,生肖为鼠,对应的景点是天医井,天医井为水井,曾经与内坑鼠疫有关。地支——丑,丑生肖为牛,意象为拼搏奋斗,对应的景点是侨乡园,侨乡园原来位置是牛棚,侨乡园宣扬的正是内坑侨乡的拼搏奋斗精神。内坑村是闽南唯一的完整继承祖先的文化传承并用堪舆学的方式呈现出来的美丽乡村,是充满传统文化内涵的文明村庄。
《内坑十二时辰》的主题景点分布:子时——天医井、丑时——侨乡园、寅时——庆丰茶楼、卯时——福安榕树、辰时——青龙岗、巳时——玄武广场、午时——策马图、未时——咏亲亭、申时——东京坡、酉时——庆丰园、戌时——怀古园、亥时——登明池。
子时——天医井
位置:西井、太极井、太极泉
地支子:子生肖鼠,五行水,地支之首,万物始生。
明末清初,内坑黄氏先祖(江夏堂)南下迁徙,到达泉州府辖区晋江县今深沪湾沿海平原的一阴坡处。黄公见此地背靠宝盖山主峰姑嫂塔,面朝平原,河水源自北而南下,东南入海,良田千亩,是一块极佳风水宝地。遂黄氏先祖率众族人在此落居。因此地有一泉眼,深不见底而泉水甘甜清澈,先祖便掘井取水(解:子五行为水),并以此井为太极点建村,村落坐东北向西南,名为内坑村(解:子地支之首,万物始生)。此井就是现在的内坑村西井,因为位于太极点也称太极井。道光九年(1830年)泉州沿海等地爆发天花、鼠疫等疫情,内坑黄氏村民也未幸免于难。当地落后的医疗水平使村民受灾严重,病死过半,幸存者大多逃离至台湾、香港使内坑黄氏人丁大减。相传村民发现取太极井中水煎药饮用可以控制鼠疫传播,黄氏村民靠此井才得以渡过难关繁衍至今(解:子为鼠)。后人遂称此井为天医井。
丑时——侨乡园
位置:庆丰茶楼左侧、旧牛棚
地支丑:丑生肖牛、代表贤士、寓意为拼搏奋斗。
内坑村二十世纪初至五十年代大批村民前往他乡异国谋生成为内坑早期的华侨,他们分布在港澳台、美国、加拿大以及以菲律宾为主的东南亚国家。内坑华侨早年外出谋生,奋斗拼搏,时至今日不少人已经成家立业、功成名就并长期定居海外,他们今日幸福生活离不开闽南人爱拼才会赢的精神,离不开艰苦奋斗的卓越品质(解:丑寓意为拼搏奋斗)。内坑华侨虽成名于异乡,仍心系故土,热心乡建,为内坑村的建设发展付出了巨大的贡献(解:丑为贤士)。同时早期内坑华侨的子孙后代也不忘根系,虽无生于内坑村却为故土的建设发展出资出力。内坑华侨奋勇拼搏、回报故土的精神一直激励着内坑人开疆拓土、勇往向前。侨乡园旧时为牛棚地(解:丑为牛),由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学生设计打造的纪念内坑华侨先进事迹、宣传华侨精神文化的景点。
寅时——庆丰茶楼
位置:志阳番仔楼
地支寅:寅在艮卦、方位东北、五行属木代表文娱活动。
庆丰茶馆是内坑篮球场旁边志阳番仔楼改造建设而成,此楼是内坑村早期建筑的代表作,始建于清光绪26年,至今已有120年历史。庆丰茶楼红砖构造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闽越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华,成为闽南文化的重要体系。“红砖白石双坡曲,出砖入石燕尾脊,雕梁画栋皇宫式”是对闽南红砖建筑特色的形象表述。内坑村住宅承祖制,背靠宝盖山姑嫂塔坐东北丑、艮、寅三山,茶楼为上元二运寅山申向(解:寅在艮卦、方位东北),九宫飞星为旺山旺向,体现了早先村民运用风水学元运建宅的智慧。茶楼分为农耕文化展厅、创意茶馆、会客室、会议厅、内坑特产展销区等多功能文化会馆,成为村民日常休息娱乐的佳地(解:五行属木代表文娱活动)。
卯时——福安榕树
位置:福安堂旁边
地支卯:卯为树木、代表名人和富贵。
1957年在“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的口号下,全国掀起轰轰烈烈的全民大炼钢铁运动。彼时,一切树木和木制品都可能成为炉中木炭,内坑村福安堂庙后的榕树预知到了自己难逃锅炉的命运后,为保住自己的命脉悄悄地将自己的藏于福安堂右侧八房家庙墙缝中。在1958年时,福安堂庙后榕树被十几个青壮年砍伐,成了锅炉内的柴火,与此同时,八房家庙墙缝中惊现一棵翠绿小树苗(解:卯为树木)。八房的族人心存善念,不舍这小树苗也遭殃,在竭力保护和悉心照顾下,这棵小树苗不仅逃过了锅炉的命运还茁壮成长,逐渐枝繁叶茂,成为参天大树。榕树为报答八房族人护佑,它将自己分成了八根树干,寓意在八房家庙重生。八房子孙后代受此榕树福荫庇佑,文武人才辈出,族人富贵连绵(解:卯代表名人和富贵)。从此,这棵榕树成了内坑村村民善良的象征,成为游客慕名祈福安康的圣地,它也被称为福安榕树。福安的故事一直告诫着人们:心存善念,必有善行,善念善行,天必佑之。
辰时——青龙岗
位置:环村东区路段与内坑陵园交界区
地支辰:辰在巽卦,方位东南、辰生肖龙、辰藏干癸。
相传内坑村是一块风水宝地,黄氏开居前有一条青龙(解:辰为龙)在此地修炼,平时青龙深藏在太极井的井底,因为黄氏在此开居落户惊动了井底的青龙。青龙勃然大怒化成凶神,引发大水使河水泛滥淹没农田,内坑村民上百亩农田被大水淹没,颗粒无收,只能靠打渔维持生计,很快村民生活就陷入了困难。村民决定要和青龙斗争到底,于是奉请玄天二上帝公前来镇压青龙。
玄天二上帝公收服青龙后将青龙派往村庄东南方镇守内坑陵园(解:辰藏干癸,癸为陵园)。原来内坑村是龙脉结穴之地,天医井为穴眼,青龙是此龙穴的守护神。内坑村民在此建村开居,已得宝穴。玄天二上帝公主持公道,用七星宝剑划出一道弯,把村郊区震宫和巽宫分给青龙,让青龙镇守内坑陵园。相传内坑祖先和青龙有约在先,以刀落为界,路东方只建阴宅不建阳宅,路西方青龙不越界,青龙和内坑村民世代不相犯,这便是内坑“不越青龙口而居的传统”。这道弯便是现在的环村东路段拐角处,在风水上此弯处为辰山(解:辰在巽卦),恰好为内坑青龙口,以此路西边为村落,东边为内坑陵园。此地如今修建起青龙岗景点,传说中的青龙斗争实际上寓意内坑祖先开居建村的挫折与艰难,体现了内坑人民与自然灾害抗争的顽强斗志。
巳时——玄武广场
位置:玄武池及福安堂庙前广场
地支巳:巳生肖蛇、代表红色、繁衍的象征、物象寺庙。
玄武,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之四灵之一,又名龟蛇(解:巳生肖蛇) ,源于远古星宿崇拜,是指二十八宿按东南西北分为四象中的北方玄武七宿。在古代,人们认为蛇机智、灵动,善于敛财,俗信认为梦蛇兆财;而龟腹背皆有硬甲,头尾与四肢能缩进甲内,耐饥渴,寿命极长,是长寿的象征,因而玄武是招财主寿的瑞兽。玄武为雌雄同体,同时玄武也寓意着寓子孙后代意繁荣昌盛(解:繁衍的象征)。内坑村玄天上帝公是20世纪50年代内坑村民从武当山紫霄宫分炉下境的玄天上帝真灵神。内坑玄天上帝两脚赤裸,左脚踏龟,右脚踏蛇的武将造像,从整体上所溢散出的一股威武刚毅的神气,能给恶者在心理上造成威慑力;同时其脸部所流露出慈渴祥和的神态,及统慑天下苍生的威严,又给善者以亲切感和安全感。
玄武广场位于福安堂庙前(解:物象寺庙),右侧是玄武池,池中有红色的灵蛇和巨龟正是玄天上帝坐骑,龟蛇时常显身使村民津津乐道。玄武广场是内坑村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村中重大的佛诞庆典、进香仪式、敬天法会、唱戏等活动都在此聚集和举行,这是一个充满乡谊的平台,也是许多内坑人童年美好的回忆。
午时——策马图
位置:玄机
地支午:午生肖马、代表城隍。
地支午,这是《内坑十二时辰》最神秘和最有玄机的一个符号。午生肖为马,在内坑寻找与马相关的文化和图案你或许就能解开这个谜。
提示:“作事奸邪任尔焚香无益,居心正直见吾不拜何妨”“善恶到头终有报,是非结底自分明”、“善行到此心无愧,恶过吾门胆自寒”
看到这些对联你想到什么地方?相信你很快就能找到神秘的《策马图》。
未时——咏亲亭
位置:吴氏家庙右侧
地支未:未代表孝道、五行为土,木库也。
未,位坤卦,坤为母,未为子。未木库,祖为根,未是孝(解:代表孝道、五行为土,木库也。)。《孝经》: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内坑村民秉承孝道传统美德,怀思先人,敬孝今人,家庙祭祀是村民重要的生活内容之一。
传统的家庙文化,让身在异乡的海内外宗亲记得住乡愁,是海内外宗亲扯不断的根。家庙的基本功能是祭祀祖先,通过对祖先的祭祀,以同姓血亲关系的延续为纽带,把整个家族成员联系起来,并形成宗族内部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乡风文明建设是其中的重要方面,家庙代表着一个家族的祖先,蕴藏着一种质朴的精神动力。家庙,可以说就是一个民俗博物馆,又可以说是一部家族变迁史。咏亲亭位于吴氏家庙旁,由嘉庚学院学生设计并建设,其是内坑村怀古思亲、弘扬孝道的重要景观之一,同时也是给乡亲以及所有后代子孙了解孝道美德、了解先贤、了解文明乡村发展史的一个重要载体。
申时——东京坡
位置:西溪桥及入村坡道
地支申:申代表桥梁、瓷器,寓意为变化。
侨乡泉州,世代传诵着一个“沉东京,浮福建”的传说。
相传在宋朝,玉皇大帝在六月十五“天门开”这一天派天神下凡巡视。在福建境内,天神看到了一片民殷物富、歌舞升平的景象,但也看到了铺张浪费,甚至用糯米、蜂蜜拌灰沙,搅成三合土用来造墓、抹壁,任意糟蹋粮食的不良习俗。天神急忙上天启奏,玉皇大帝决定派赤须龙下凡转世,二十年后把福建沉为大海。
赤须龙投胎在磁灶的一个农家,长成一个聪明伶俐的臭头孩子,十多岁时便成为彪形大汉,力大无穷。赤须龙每天凌晨就挑一担瓷器经石狮,取道塔山虎岫寺,再往东南入深林险境(今内坑村往西岑村路),过深沪,沿东京大路到东京城出售。那时虎岫寺的住持是吴云真禅师。他知未来识过去,知天文识地理,人称吴半仙,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得道和尚。吴禅师知道这臭头孩子将来是福建的剋星,便有意宠络他,时常留他在寺中吃午饭,且陪他下棋聊天。
有一天,吴云真老禅师邀臭头孩子下棋赌博,臭头孩子说:“我是穷苦人,没钱,输了还不起。”老禅师说:“不要紧,你赢了我给你现金,你输了我给你欠着。”于是老禅师和臭头孩子天天下棋赌博,但经常还是臭头孩子输了。年复一年,臭头孩子已输了一个很大的数目。老禅师便摧促臭头孩子结帐还钱,且说要是没钱,把福建卖给他抵帐也可以。臭头孩子心想:福建又不是自己的,怎么能卖给他?但欠帐又不能不还,就勉强答应了。老和尚令人拿来了文房四宝,让臭头孩子立下了卖地契约:“全闽皆佛国,福地福人居,卖予吴云真和尚。”
事隔一年,这一天臭头孩子正挑着一担瓷器走到东京坡上,忽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臭头孩子肩挑的瓷器在风沙中撞破了很多。他见状大怒,放下担子躺在地上打滚,吼啸震天,即时天昏地暗,波涛翻涌,只见一条张牙舞爪的赤须龙从地面腾空而起,其势欲将福建沦为汪洋大海。吴云真禅师见到风云突变,知道上天二十年期限——福建的劫难已到,立即撩起僧衣,驾上云头,迎向赤须龙,展开赤须龙立下的字据,大声说:“孽生听着,你已将福建卖给了我,并且立下了契约,休想反悔。”赤须龙见到亲笔字据,只得低下头来。老禅师又大声喊道:“向东滚去!”东京刹时天崩地裂,被赤须龙滚陷于东海中。
“沉东京”的说法从古流传至今已有近千年,传播的范围相当广,北至浙江,南至广东,都有这样的说法。而根据闽南沿海老一辈人所说,曾经在闽南沿海各地都看见过刻有“东京大路”、“往东京大路”、“东京大桥”碑文的石碑,而且民间关于“沉东京”的传说更是神乎其神。内坑村东京坡是根据本故事而取名的道路,它是福建人的记忆和美谈,向各地游客展现了古老传说的神奇与魅力,同时告诫世人要珍惜粮食、勤俭节约、不可铺张浪费。
酉时——庆丰园
位置:庆丰茶楼前院
地支酉:酉时为下午5-7点、酒、寓意丰收、安乐、幸福。
酉时,下午5-7点,饭后休闲的村民就会前来庆丰园乘凉、闲聊,有喝茶话人生的大爷、有结群拉家常的大妈、有憧憬未来的小伙子们,还有嬉戏打闹的小孩,在这个古香古色的庭院里一日的劳作与艰辛在此时此刻都消退而去。一个酉字,道尽了庆丰园的安逸与幸福。
酉是酒,“八月黍成,可为酎酒”,酿酒文化是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酒令五花八门,所有世上的事物、人物、花草鱼虫、诗词歌赋、戏曲小说、时令风俗无不入令,且雅令很多,把中国的酒文化从高雅的殿堂推向了通俗的民间,从名人雅士的所为普及为里巷市井的爱好。把普通的饮酒提升到讲酒品、崇饮器、行酒令、懂饮道的高尚境地。
酉是“有”,寓意丰收、安乐、幸福。内坑村早年是一个传统的农耕村庄,一年一度的丰收季节是农民的期盼,每当获得大丰收之年都会举行庆祝丰收的庆典。如今内坑村不再以农业作为主要支柱产业,丰收庆典也早已退出民俗舞台,然而“丰收”依然是大家的愿望和期盼。庆丰园——寄托着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戌时——怀古园
位置:施奕财陵园及周围景观
地支戌:戌生肖狗、五行为土、寓意忠诚、无私奉献。
怀古园,早先的内坑人最不能忘怀的地方。建村伊始,站在这里是离大海最近的地方。在清朝海禁之前,内坑是一个渔村,外出捕鱼往往是一个未知数。家人们只能站在这里等,望着去往大海的一条小路,期盼看到打渔归来的亲人。土狗,渔民最忠诚的朋友,在百无聊奈的航行中只有那只“大黄”始终不离不弃。“大黄狗”不仅仅是一条狗,是农村的一个符号,一个美好的陪伴(解:戌为土狗)。
我们对先人的怀念绵绵不绝,对先贤更是心怀感激。施奕财先贤年少胸怀大志,南渡菲律宾。其赤手空拳艰苦奋斗数十年,时至事业有成,仍心系故土,抽身返回故乡。奕财先贤出资建造具有闽南风格之“大厝”当地人称之为“咱人厝”,在期间又购买了大片的农田地,将这些农田无偿借给乡亲,谁困难就义无反顾帮忙,为家乡做了大量的公益事业。
施奕财身居异国,注重教育子女爱国爱家乡的思想。在抗日时期,其三子施起安为了支持抗日加入了菲律宾共产党,组织和当地的爱国华侨支持祖国的抗日战争,在财力物力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解:戌寓意忠诚)。由于积极抗日而被日本兵追捕,不得已移居到加拿大。施奕财生于忧患,成于乱世,功在千秋。于1937年享年六十九高龄俱妙辞世,时葬礼十分隆重,各地族人宗亲乡亲前往送殡者谓人山人海,其场面实系泉州南门之外所罕见。奕财先贤成功不忘回报家乡之可贵精神,追源溯本之思想实是难得可贵(解:戌寓意无私奉献)。
今日由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学生设计并建设的怀古园不仅是内坑人对先祖不畏艰难困苦精神的追思,更是对内坑先贤精神的纪念与弘扬。
亥时——登明池
位置:新内坑新塘,二上帝公旁边
地支亥:亥为水。
亥宫诗曰:登明之位水源深,雨雪生寒值六阴。须待圣光方用土,不逢传送浪多金。
登明池,内坑环村河上游水库,水质呈墨绿,位于亥宫,内坑村的“财库”。早先村民依靠河水灌溉庄稼,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时有涝灾,时又大旱,内坑先祖便号召村中壮丁挖掘蓄水池,池塘有一道闸,控制内坑环村河道的水流,这就是登明池。登明池至今还发挥着控制内坑环河水流的作用。
如今的登明池成为内坑的重要休闲景点之一,这里绿树成荫,田间小道直通恒丰农场,四周果蔬簇拥,如同桃源仙境。
《内坑十二时辰》景点分布图
注:作者吴铭爵,福建泉州人,毕业于云南大学哲学专业,获硕士研究生学位。祖上为民间堪舆家,自小习易,遍访名师,硕士毕业后投身从事易学、堪舆术研究,中国风水业协会创办人之一,其致力于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参与协会官网建设并为协会设计LOGO。现为中国风水业协会专家组成员,协会常务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