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住本站永久中文域名:风水业协会.cn
《周易》是一部伟大的创作。苏东坡云,“抚视《易》、《书》、《论语》三书,即觉此生不虚过。”它就像是一座神秘美丽的殿堂,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东方的,更是世界的,不仅是古代的,也是现代的,更是未来的。研究《周易》的方法和角度有很多,但所有的研究者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包含着对古老文明的热爱和追求,在探索自己愿意为之奉献一生的神秘世界。《<周易>经传文本的符号学研究》一书从符号学角度入手,解读《周易》的奥秘和意趣。
符号学的《周易》
符号学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迄今为止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然而与中国传统文化相比,它仍显得十分年轻。但是这并不影响两者之间进行深入的交流,因为早在符号学确立以前,中国文化的符号思想就已形成,而其标志便是《周易》的诞生。《周易》是上古先民运用符号理解万事万物的经典著作,它本是卜筮之书,但随着易学的深入(尤其是《十翼》的产生),其占卜功能不断减弱,而哲学意义渐渐凸显。它在“阴阳”的基础上衍生出了名为“八卦”的基本图象,而每卦两两组合,便形成了所谓的六十四卦:爻画通过不断叠加,形成了象征天地万物的符号系统,人们正是在这一基础上,理解世界的运行,参与事件的发生。而由于这样的结构携带了一切结构所具有的特征——整体性、转换性、自我调节性,人们对《周易》的理解与运用自然可以不断地扩张、延伸。
随着学界对于《周易》的符号学研究越来越深入,其在理论互通性、思路延展性与论证深入性等方面都呈现出了稳步提升的态势。然而其问题同样十分明显。首先是论文、专著虽有增加,但总量却不甚多。其次是研究的问题和关注的角度不甚集中,《周易》符号思想还不能建构出全面的、系统的理论。再次是已有成果分析深入程度不同,许多结论都有进一步探讨的空间。这些问题都说明《周易》的符号学研究仍是一个有待深入挖掘的学术课题。而在这样的背景下,而作为一部志在系统分析《周易》内部符号学问题的学术著作,苏智《〈周易〉的符号学研究》便显示出了深远的意义与巨大的价值。
传统易学与西方哲学的结合
《<周易>经传文本的符号学研究》研究旨在运用符号学理论发掘《周易》表意的内在关系。符号学的方法关注的是人类的认知规律,是从意义的外围去解读意义的生成机制,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具有跨越文化的普遍实用性。《的符号学研究/中国符号学丛书》从《周易》文本的自身特点入手,将这种探究认同为对《周易》本身的结构层次和表意观念的一种认知规律性的解读,这同时也是对传统研究中难于意会和表述问题的一种再认识。科学的思路不强调个体的领悟,却为研究提供普适性的途径和方法。
该书在符号学的基础上,既合理地参照了中国传统易学文化,也有效地运用了西方其他哲学领域的相关理论,通过解读《周易》的经传符号系统,分析了《周易》卦爻系统所呈现的符号思维逻辑,归纳了《周易》的修辞特征与叙述范式,进而揭示了其符号行为中所蕴含的文化特征与思想内涵,由此形成了《周易》符号学研究的全部内容。
真正的周易
在西方文论盛行的今天,如何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变成了每一个研究者都不能回避的巨大问题。中国的学术传统自成一体,与西方学术传统相比,它一方面具有西方不可比拟的连续性,一方面也具有西方不能容纳的异质性。所以不管对中国,还是对西方,运用西方理论研究中国问题,都是一种巨大的否定与冲击。然而,不同文明只有在相互否定、相互冲突的过程中,才能从新审视自己的问题,并于已有的惯例及固定的程序中发现自身的罅隙,从而再次获得更新的契机。中国符号思想研究,必须从全新的角度深入到传统文化的内在哲学精神,因为只有这样,不同的哲学精神才能在关联与对照的过程中得到全新的阐释,并且引导人们以更加全面、更加深刻的方式理解人类文化的价值观念。
于化龙曾对此书作出这样的评价:从符号的角度去研究《周易》,或许会引起人们的怀疑,但只有经过“怀疑”的过程,才能达到“不疑”的结果。正像《困》卦所揭示的那样:唯其先困,方可后通。虽然本书的作者还是一位年轻的学者,虽然本书的研究还有一定上升的空间,但在阅读《〈周易〉的符号学研究》时,我们仍然可以感到作者那份开辟的勇气与严谨的学风。而正是在实事求是、大胆创新的基础上,作者用实际的成果破除了人们的怀疑,使古老的周易学与年轻的符号学得以相遇,共同上演了一场华丽的理论探险,一次出色的思想突围。
从古至今,文人们对《周易》的赞美与崇敬从未停歇。《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本书力图通过对《周易》经传符号体系解读,从而探析符号表意背后的文化特质和精神内涵,从另一种角度领略《周易》背后的神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