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术研究> 风水研究专栏> 正文

快速联系

风水研究专栏

请记住本站永久中文域名:风水业协会.cn

周利明:堪舆学对唐代韩休墓山水壁画的影响

分享到:
作者:周利明           2020-09-03 00:57
字号:T|T
周利明:堪舆学对唐代韩休墓山水壁画的影响

堪即天,舆即地,堪舆学即天地之学,俗称风水学。《淮南子》中有:“堪,天道也;舆,地道也。”道家认为:“清轻之气上升为天,重浊之气下沉为地。”研究天地与风水,归根结底是研究“气”。《黄帝内经》曰:“气者,人之根本;宅者,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顺之则亨,逆之则否。”《易经》曰:“星宿带动天气,山川带动地气,天气为阳,地气为阴,阴阳交泰,天地氤氲,万物滋生。” 晋人郭璞(传)《葬经》载:“气乘风则散,界水而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天垂象,圣人则之”。中国自古为农耕文明,中国文字、文化、文明,无不遵循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堪舆学比山水画历史要久远得多,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也更深刻一些。在三皇五帝时期,人们已经开始主动地堪天舆地,选择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宜居之所。三代时期,堪舆学已经被普遍运用,如《诗经·公刘》:“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到秦汉之际,则已形成成熟的堪舆理论,齐国黄石公的《青囊经》、彭祖弟子青乌子的《相冢书》都是当时的经典。堪舆学发展到唐代,不但著述丰富,而且派别林立。比如:

李淳风(602-670),唐代杰出的堪舆家,岐州雍人(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精通天文、历算、阴阳之说,著有《宅经》,被尊为风水宗师。

袁天罡,生卒年不详,唐初益州(今四川成都)人,著名相士、天文学家、星象学家、预测家,与李淳风是同时代人,他们合著的《推背图》以其预言的准确而著称于世。著有《六壬课》《五行相书》《袁天罡称骨歌》等。

武则天(624—705),唐太宗李世民时为才人,唐高宗时为皇后(655—683)、唐中宗时为皇太后(683—690),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705)。武则天非常重视堪舆学,天罡占相、庆山事件、乾陵风水,皆是明证。

浮屠泓生,即僧人泓师,生卒年不详,黄州(黄冈)人,唐代堪舆家,善于预测住宅与祸福,无不应验。

一行(673—727),唐代高僧,俗名张遂,河北巨鹿人,精通历法、天文,著有《大衍历》。其理论核心是以八卦套九星配八宅为基础,结合九宫飞星的流年运转,把人分为东四和西四两命,纳入整个风水体系当中,真正实现了天(九星)地(八卦)人(九宫)三者合一的完美境界,是河图洛书最直接的体现。经过了一千三百多年的日益完善,至今发展成为风水界的一个重要派别“八宅派”。

杨筠松(834-900),名益,字叔茂,号筠松,唐代窦州人,风水堪舆的集大成者,被后人尊称为杨公,并视为祖师祭拜。其理论重形势、重龙脉,被称为“形势派”。著有《撼龙经》《疑龙经》《青囊奥语》《天玉经》《都天宝照经》《龙脉经》《二十四山》《画夹图》《四大穴法》《立锥赋》《拔砂图》《胎腹经》《望龙经》《十二杖法》《葬法倒杖》《金刚钻》《三十六龙》等。其于堪舆学地位,可以和孟子于儒学地位相当;在赣州兴国县定居期间,为民众堪定阴阳宅址,授徒传艺,遍阅名山大川,使原来运用于皇室与上流社会的堪舆学广传民间。

唐代佛道盛行,并与易经、太极、阴阳、五行、八卦、堪舆等理论相互渗透,成为山水画独立的理论基础。李播、李淳风父子作《天文大象赋》,李淳风负责编纂的《晋书》《隋书》中的天文志等诸多的天文书籍,皆对天上各大星宿作了详细的描述,使风水之学与天地相对应。《青囊奥语》诞生,《葬书》流行,罗盘的广泛使用,使堪舆学已经成为显学,不但有了独立的理论,还有了一定的体系和流派。士大夫阶层对山川地形考察的热情倍增,从而在艺术上催生了山水画的独立。

二 

韩休(672—740),京兆长安人,生前曾任尚书右丞、黄门侍郎、同平章事、工部尚书、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开元二十八年五月卒,年六十八岁。夫人柳氏,出身河东郡世家大族,天宝七年(748)卒,与韩休合葬于少陵原。根据墓志记载,夫人“晚年好道,深味禅悦”,这个道不仅为黄老之道,也包含堪舆之道。韩休夫妇生活的时代,是堪舆学盛行的时代。托名黄帝所著的《黄帝宅经》,皆言卜宅之术,也可能是韩休时代的产物,有专家认为,韩休儿子韩滉的《五牛图》,也是阴阳五行观念的体现。

唐人非常重视卜宅,如白居易初仕京城,卜宅地址为长乐坊已故相国关播府邸(今西安交通大学校园内东亭遗址处)。卜者,阴阳也,天地阴阳,万物化配,天地姻缦,万物化生,男女连精,生儿育女。《宅经》云:“夫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其中墓穴为阴宅,住宅为阳宅。韩休墓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大兆街道办郭新庄村村南100米处。处在杜陵东南2公里的少陵原上,自古就是一块风水宝地。这里南望秦岭,北俯古城,东有浐河,西有潏河,南起引镇,北到陆家寨,呈东南—西北走向,东南部狭小,西北部宽大,平面呈楔形。原面海拔470至630米,南北约20公里,东西约10公里。整个原面由西北向东南呈阶梯状上升,明显地分为三个台阶,各级之间以陡坎相接。韩休墓西侧有著名的韦氏家族墓、郭子仪家族墓、长孙无忌家族墓,南侧为武惠妃敬陵,东侧为唐代宰相杜如晦家族墓。

韩休墓山水壁画在墓中占着最为重要的位置。韩休墓坐北朝南,南北水平总长40.60米,长长的墓道尽头才是墓室。墓室内壁共绘画11幅,其中南壁一幅,东壁一幅,北壁二幅,西壁六幅,穹窿顶一幅。

南壁甬道口西侧绘侧面朱雀,画幅宽217厘米、高200厘米。朱雀鹰钩嘴,怒目圆睁,两翅膀张开,作行走状。

北壁西侧为玄武图,玄武是龟和蛇的混合体,其形象是一条蛇盘缠着一只大龟,遗憾的是中间部分被盗墓贼破坏了。

东壁的壁画为非常完整的一幅乐舞图。画幅宽392厘米、高227厘米。整幅画面分为三组,共绘制人物14人,分别为北侧女部,中部舞者,南侧男部。女部为典型的唐人形象,男部为胡人形象。两个乐队之间有一男一女合乐起舞。

西壁为六幅树下高士图,呈现为屏风的式样。遗憾的是两幅已经被切割盗取,只留下四幅。每一幅均为不同的树,树下站着一位先贤,有的抱手,有的执如意,宽带袍服。高士图代表着当时社会尊崇的先贤人物,但具体是谁,由于上面没有文字很难作出判断。

穹窿顶为日月星象图,星宿用土黄色绘画,顶中银河似呈西南―东北向分布,北斗七星不清楚。在东壁南端中下部用黄彩没骨法绘圆形太阳,太阳内用黑彩描画鼓翅的金乌鸟,已模糊不清。在相对的西壁南端中下部用黄彩绘圆形月亮,月亮内似用黑彩绘玉兔捣杵或蟾蜍,已不很清楚。

中堂位,是指北壁正对墓室入口的墙面,我国向来以北为尊,北位为上位。韩休墓北墙西侧是幅玄武图案,东侧是幅山水画,这是整个墓室中最重要的一幅壁画,类似于阳宅的中堂画。阳宅的中堂位经常摆放祖宗牌位,以及“天地君亲师”等祖训、格言,龙、虎、福、寿、山水等主题字画。

韩休墓有标准的风水格局,坐北向南,南绘朱雀,北绘玄武,穹顶绘日月星辰。中堂画往往是彰显墓主人价值取向的重要作品。韩休墓山水图,用深红色宽带刷出方形画框,色带宽5厘米,画框宽217厘米、高194厘米。画框内中上部用土黄彩绘一轮红日,东边绘青龙山,西边绘白虎山,青龙山下绘一亭,象征韩休;白虎山下虚掩一庐,象征韩休夫人柳氏。 

从堪舆学的角度对韩休夫妇墓山水壁画的说明

三 

唐墓壁画中不乏山水题材,但是韩休墓山水图,画面完整,尺寸较大,位置重要,并且是堪舆学思想的最佳体现。唐懿德太子墓(706)、章怀太子墓(706)、节愍太子墓(710)、惠庄太子墓(724)等高等级皇族贵戚墓中发现有山石树木图,但都是作为其他主画面的陪衬存在的。富平朱家道村唐墓及长安武惠妃敬陵还发现有六扇山水屏风,都是位于墓室的侧墙。而此次发现的山水图,其性质已有所改变,由纯粹的墓葬装饰壁画变为绘画作品,不但是唐代山水画史的重要补充,而且在中国美术史与堪舆史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宅统》云:“宅墓以像荣华之源,……墓宅皆吉,子孙荣华;墓宅皆凶,子孙移乡绝种。”意思是阴宅风水关乎子孙后代的贫富贵贱与人丁兴旺等大事,不管后代子孙身处何地,祖坟风水都能对其产生影响。一般来说,每一条龙脉(山脉或河流)过来,到何处结穴是需要山水交媾(也就是阴阳交媾)龙到头止,气聚之处方能结穴成地。就算找到好的真龙穴位,由于元运和年命的关系,可能还要等上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以后才能发挥作用。

韩休墓山水图是一幅标准的夫妇合葬阴宅风水图。《葬经》云:“龙虎抱卫,主客相迎。”该图东有内外青龙,西有内外白虎,左回右抱,前朝后拥,所以形局甚佳。有吉穴必有吉案,若龙虎抱卫而主客不相迎,则为假穴无疑。主客指主山与案山,主客相迎,才能与青龙山、白虎山、护山一起围合成藏风聚气的风水宝地。

西安市长安区郭新庄发掘出土的唐代韩休夫妇墓壁画中的山水屏风

堪舆学认为:案山,即穴前之山,近而小者为案,远而高者为朝。凡近案远朝两备之地,定发富贵。韩休墓山水图底部横亘之山即代表案山,朝山应在画面之外。因有近案则穴前周密,无明堂大旷和气不融聚之缺陷;有远朝则有配对,有登应,开豁光明,局势宏大,无逼仄窒塞之毛病,且内堂局全备,三阳六建皆明,故为吉地。案山有的是本身山生来穴前,有的是外山作案。无论如何,案山要“低小有情,不高不远,不斜走,不粗恶,不反背,不顺水,或虽顺水而又远抱过宫,不逼近穴,要遮却外山筋脚。”俗云“有不见外山之吉地,无不见案山之吉穴”。如无案山,只有龙虎砂相交固,关聚内堂则无案同有案。案山以形象让,要如玉几、横琴、眠弓、横带、倒笏、按剑、席帽、三台、天马、龟蛇、金箱、玉印、书架、笔筒之类等,只要案山端正圆巧,秀眉光彩,环抱有情,横遮外阳朝山之脚者都为吉。如果是顺水飞走,向穴尖射,臃肿粗大,破碎峻岩,丑恶走窜,反背无情,则都为凶。化吉案山要美。《易》曰:群龙无首,吉。韩休墓山水图的山形似罗城,前朝而后托,周围的砂山相连,沟壑中的“来龙”不知流向何处,拱揖有情,环抱无缺,此为上吉之格。堪舆学认为:下手砂要抱得了上手砂。所为下手,就是出水一边,下手砂就是出水边的砂山。凡地即使龙虎双美,如无下手砂来抱上手砂,则不是吉格。韩休墓山水图,青龙方亭子象征男主人韩休之穴,白虎方茅庐象征女主人柳氏之穴,来龙流向青龙方砂山,青龙方即为下手,内青龙连同案山如同佛之长臂逆水伸至内白虎,兜往白虎方山水,是为逆关,主大发财禄,逆关砂也叫财砂。廖公云:问君如何富,下手山来相凑;问君如何贫,下手山顺水奔。

“砂”是构成穴场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周易·阴阳宅》载:“砂者,穴之前后、左右山也。”风水学中以中华传统文化中代表四方的四神兽来命名穴场周围的砂山:前(南)朱雀,后(北)玄武,左(东)青龙,右(西)白虎,并配以五行学说对砂山所构成的环境作出逻辑的分析判断。韩休墓山水图,来龙在青龙砂、白虎砂的拱卫下,从玄武方的主山流向朱雀方的案山。案山与来龙交汇处称为内水口,水口周围的山石称为水口砂。

堪舆学认为:水口如无砂,则水流直奔而出,堂而皇之气不聚,为不吉。如水口砂石犬牙交错,鸡鹅相攒,高峰耸立,异石挺拨中流,皆为吉格。如水口砂山不周密,山势走窜,一山小于一山,一节低于一节,一重远于一重,水口空阔无关,则堂中旺气顺水而散,为凶格,纵有龙穴,也发福不会久远。富贵之穴,必有华表捍门,北辰罗星。华表山,就是水口中间卓立挺秀的山峰,或者是二山对峙,水从二山中间流出,或者是横拦高镇,窒塞水中的山峰,水口有华表,局内必结王侯。捍门山,就是水口中二边对立的山,如捍卫门户之形,捍门砂呈日月旗鼓、狮象龟蛇等状为最吉,有一重或二重捍门者,就可出王侯后妃,有九重十重捍门者,必出至高无上之大贵人。北辰山,就是水口间峻岩石山,耸身而立,形状怪异,在水中挺然朝入的山峰,也叫尊星,主发大贵。

韩休墓山水图,亭庐不仅象征男女主人,亦象征水口内的隔水对峙的华表山,内外青龙白虎就像多重的捍门山,因此子孙繁茂而富贵,韩滉不但位极人臣,还创作了传世名作《五牛图》。

俗云:山管人丁水管财。水之吉凶,必须察其性情,审其形势,辨方正位,才能定论。水要屈曲,绕抱,盘桓汇聚,悠扬澄清,顾穴欲留,其来不见源,去不见流。而忌直冲斜撤急喘反跳倾泻,不割不射,缠抱有情。水源要深长,要到局。水口处要有罗星、华表、捍门关拦,切忌倾泻直奔而去。聚水,就是穴前聚结之水,为至贵之水。水亦要朝怀、聚面、拱背、九曲、腰带、回流、暗拱等;忌瀑面、冲心、射胁、反身、割脚、漏腮、淋头、反跳等。韩休墓山水图的水源深长,龙气旺,发福最悠久,亦为上吉之格。

人死如日落。从堪舆学看,红日下面的山应该是象征祖宗的昆仑山,红日落入祖宗山,代表一个轮回的结束和另一个轮回的开始。《人子须知·龙法》载:“山之有祖,亦木之有根,源深则流长。故寻龙之法,必先究其祖宗,则龙之远近长短,气之轻重厚薄,力量大小,福泽久暂,皆可于此察识之。”

总之,笔者认为在佛道流行的唐代,由于《葬经》的流行、《宅经》的诞生,以及罗盘的广泛使用,易经、太极、阴阳、五行、八卦、风水等理论的互参,士大夫阶层堪天舆地,继而堪山舆水,催生了山水画的独立。而“晚年好道”的韩休夫妇,不但在墓中绘制了朱雀、玄武、日月星辰,而且在最重要的中堂之位绘制了独幅山水,这不仅仅是表现山林之志,而且还是一幅“以像荣华之源”的风水图像。

笔者远在欧陆访学,看欧洲多数城池亦是依山傍水,虽无堪舆之学,但人类堪天舆地、仰观俯察,遴选宜居宜眠场所的智慧却是相通的。韩休墓山水图由于位置非常特殊,作为一幅阴宅中堂画,将它用堪舆学理论来解读,仅为一种大胆的蠡测,舛误之处,还请方家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