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学习强国> 正文

快速联系

学习强国

请记住本站永久中文域名:风水业协会.cn

延续民族文化血脉 传承民族文化基因

分享到:
来源:南方日报           2020-06-09 15:12
字号:T|T
延续民族文化血脉 传承民族文化基因

话题 缘起

本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推进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习主席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优秀成分及其现代价值,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通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当代中国文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李宗桂:创造性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要坚持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鉴别传统思想文化,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涵摄传统文化、彰显传统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辨析传统文化,根据时代条件创造性地转化并发展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是最近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重要讲话,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优秀成分及其现代价值,在创造性继承和创新性发展的理性指导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当代中国文化,具有切实的现实意义。

对民族传统文化应具有基本的温情和敬意

作为中华民族的成员,在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探讨的时候,在总体上应当具有基本的温情和敬意。这种温情和敬意,是从民族传统文化对本民族的精神哺育的方面而言,是对历代各族人民在精神创造、价值建构方面的思想智慧的钦敬和感恩。质言之,是要有历史主义的思维而不是历史虚无主义、民族文化虚无主义的思维。

在对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基本的温情和敬意,对前人的思想文化创造怀抱感恩感念心情的同时,我们要坚持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鉴别传统思想文化,要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涵摄传统文化、彰显传统文化,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辨析传统文化,根据时代条件,创造性地转化并发展传统文化。换言之,对于民族传统文化,不是简单地盲目地肯定、全盘照收、厚古薄今甚至以古否今,而要立足当代,与时俱进地给予阐释和吸纳。从当代文化创造的角度看,我们所要继承和发展的,是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优秀成分,而不是所有的一切。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优秀传统文化最为集中的凝练和最为典型的代表

我们要创造性地继承并且创新性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没有疑义的。但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却是值得研讨的。

从历史创造和现代意义相结合的层面看,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那些在历史上产生过积极作用、在今天仍然具有价值的部分,就是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应当具备这样的特征:反映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健康的精神方向;能够鼓舞人们前进,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代中国文化的建设中,都具有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作用,是我们文化自信的价值底蕴;具有民族文化认同功能;具有历史继承性和稳定性;是中华文化的活精神,在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有鉴于此,我们可以认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优秀传统文化最为集中的凝练和最为典型的代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其主要内容是:爱国主义的民族情怀、团结统一的价值取向、贵和尚中的思维模式、勤劳勇敢的优良品质、自强不息的进取意识、厚德载物的博大胸襟、崇德重义的精神境界、天下为公的高尚情怀。

从精神实质上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精神所在、气魄所在

从精神实质上看,所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精神所在、气魄所在,是体现民族精神的价值内涵。她在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历史上,曾经起过积极的作用,迄今仍有合理价值,能够为中华文化的现代传承和创新发展起到积极作用,能够促进社会进步和民族发展,主要体现于思想文化的层面。质言之,所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有着积极的历史作用、至今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文化。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的传统文化,固然也有诸多优秀成分,其间也体现了优秀的思想文化,是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的物化和具象化,但它们并不是我们今天从文化价值观和文化发展观方面所要阐扬的范畴。比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追求大同、天下为公的崇高理想,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贵和尚中的和谐思想等,都是无形的精神财富,是生生不息代代传承的中华民族价值观的正能量。今天我们所要弘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建设的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体系,在我看来,正是从精神内涵的层面切入,以思想文化为主导的那些内容和范围。

从文化价值论层面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追求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近日所指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习近平总书记这些见解,是符合中国文化历史的实际、学术界多年研讨并取得共识、经过对中共治国理政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对现实社会文化发展需求的总结而得出的。正因如此,我们说都是在历史上产生过积极作用、至今还有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价值,属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范畴,是我们培育和弘扬当代核心价值的文化底蕴。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这就很自然地把文化的历史性、民族性和时代性贯通起来,而以发展现实文化为目标。我们今天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不是为了发思古之幽情,不是为了往后退,而是为了光大时代精神,建设现实文化,是为了向前进。在这个认识框架内,我们要自觉地把中华民族的文化看作一个日新又日新的有机整体,自觉传承作为其基因的优秀成分,光大“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如果我们能够恰当地做到这些,那我们就做到了创造性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建设现实的当代中国文化就有了坚实的传统底蕴,我们就理性地吸取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周薇:文明交流互鉴使世界更加美好

学习借鉴务必以坚守自身本色为前提,延续民族文化血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是文明交流互鉴之基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多个重要场合宣示了以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主张。9月24日,他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强调:“推进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习主席的讲话对于我们正确审视当代文明秩序,处理本国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关系,应对国际形势发生的深刻复杂变化具有新的指导意义。

对文明交往观的新阐述、新发展,深刻反映了人类文明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及时代趋势

讲话阐述了反映时代潮流的文明交往观。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文明的发展史。每个国家和民族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如何认识和实践不同文明之间的交往,始终是困扰世界的一个重大问题。我们党历来主张以开放、交流、借鉴的态度对待不同的文明。毛泽东提出了“洋为中用”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邓小平认为要坚持同所有国家都来往,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江泽民指出“和而不同”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胡锦涛提出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握全球化时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世界大势,继承和发展了反映时代要求的文明交往观。继今年初欧洲之旅的系列演讲之后,习主席的此次讲话,对如何正确对待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现实文化,作了进一步的系统阐释:第一,“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一个基本特点。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我们应该维护文明的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学习、借鉴,而不是相互隔膜、排斥、取代,这样世界文明之园才能生机盎然。第二,“尊重各国各民族文明”。“本国本民族要珍惜和维护自己的思想文化,也要承认和尊重别国别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民族的思想文化只有姹紫嫣红之别,而无高低优劣之分。第三,“正确进行文明学习互鉴”。对人类创造的各种文明,都应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积极吸纳有益成分,取长补短、择善而从。但不能囫囵吞枣、莫衷一是,而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第四,“科学对待文化传统”。“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习主席对文明交往观的新阐述、新发展,深刻反映了人类文明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及时代趋势,必将对促进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和谐产生深远影响。

中华文明堪称与不同文明交流互鉴而辉煌博大的典范

讲话显示了对中华文明走在文明交流互鉴前列的自信。只有不断进行交流交融和互学互鉴,才能促使民族文明充满活力、持续发展。这也是从中华文明在漫长历史长河中不断传承并彰显独特魅力的发展所得出的必然结论。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薪火相传、经久不衰,就在于它具有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传统因子和文明特质,善于包容、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民族的文明成果。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老子说“大邦者下流”。习主席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作为其核心的思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一个特点,就是虽然儒家思想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但始终和其他学说处于和而不同的局面之中。从中华文化自身就是由多民族共同创造而融多元于一体的发展而言,从丝绸之路开辟、玄奘西行取经、郑和七下西洋、利玛窦传教等中外文化交流的生动事例来看,开放包容、交流互鉴始终是中华文明发展的主流。“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中华文明堪称与不同文明交流互鉴而得以辉煌博大的典范。学习借鉴务必以坚守自身本色为前提,延续民族文化血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是文明交流互鉴之基。

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一道造福人类

讲话揭示了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智慧之道。现实世界,局部战争依然发生,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环境恶化日益凸显,伦理道德每况愈下。习主席指出,“要解决这些难题,不仅需要运用人类今天发现和发展的智慧和力量,而且需要运用人类历史上积累和储存的智慧和力量”。世界一些有识之士认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这些难题的重要启示,如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等通过遵从维护多样、尊重彼此、虚心学习、以古鉴今的原则,开展对话交流和互学互鉴,从而增进理解、消除偏见、缓解矛盾、达成共识,实现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楼前石碑所表达的“在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并找到破解难题、促进共同发展的希望之匙。正如习主席所呼吁的“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一道造福人类”。

吴灿新:民族文化在当代道德发展中更具根本性意义

如把当代中国道德比喻为一棵大树的话,那么民族文化是它赖以生长的坚实土壤,现实生活是它茁壮成长的强壮根系,世界文明是它得以枝繁叶茂的肥水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当代道德在民族文化血脉的延续中发展

当代中国道德的发展有三个维度:民族文化、现实生活、世界文明。如把当代中国道德比喻为一棵大树的话,那么民族文化是它赖以生长的坚实土壤,现实生活是它茁壮成长的强壮根系,世界文明是它得以枝繁叶茂的肥水。显然,民族文化在当代中国道德发展中更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因为,如果没有民族文化的“土壤”,那么现实生活、世界文明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从道德的历史发展来看,道德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道德作为一种思想上层建筑的特殊形态,归根到底是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因此,道德首先具有社会性、阶级性。也就是说,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关系基础上,生成着不同社会的道德;而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则不可避免地打上阶级深刻的烙印。可是,每一个民族在其特有的生存空间中生活,有着自己特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由此决定了,在这种特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基础上,生长起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道德样态。这一点,恩格斯讲得很清楚:“善恶观念从一个民族到另一个民族,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变更得这样厉害,以致它们常常是互相直接矛盾的。”这就是说,每一个民族的道德,都有自己得以延续发展的民族文化血脉;离开了自己的民族文化血脉,其道德的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从道德的维系形态来看,离开了民族文化,道德就难以发挥良好的作用

道德和法律不同,它不是靠国家暴力机器维系的,而是靠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系的。社会舆论要发挥其扬善抑恶的作用,必须要有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必须要符合特定民族文化下生成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心理,否则,不仅难以形成真正的“社会舆论”,还有可能如“泥牛入海无消息”,甚至会受到人们的抵制。风俗习惯主要包括民族风俗、节日习俗、传统礼仪等等。风俗由历史形成的,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习惯既是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在民族文化血脉中延续发展的。离开了民族文化,传统的风俗习惯就会消亡,新的风俗习惯也犹如水上的浮萍,没有根基,难以延续。内心信念,是一种内在的、自觉的道德评价行为。指人们依照自己已形成的道德观念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觉的肯定或否定。每一个人的内心信念,都在自己的民族文化土壤上生成的;都是在特定民族的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基础上形成的。脱离了民族文化的内心信念,既是难以形成的,也是充满着矛盾和困惑,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从道德的现实发展来看,民族文化是道德发展的丰富源泉

当代中国道德发展,固然离不开现实生活和世界文明,没有现实生活和世界文明的吸纳和滋润,缺乏现实性和现代性,也难以发展进步。但是,道德具有相对独立发展的规律,这就是道德要在自身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的规律。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为当代中国道德的发展提供了极其丰富的道德资源。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是“天人合一”,它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的统一,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由此衍生出“家庭主义”精神和“整体主义”精神,造就了中国人重人伦、重家庭、重集体的民族特色,形成了中国人孝亲敬老、尊老爱幼、大一统、爱家爱国等观念,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而奉献的精神。从《诗经》中的“夙夜在公”,贾谊《治安策》中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都显示了强烈的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的献身精神。“天人合一”精神,还强调“和谐”这一最高价值,它衍生出“中和主义”精神、“尚义主义”精神、“制欲主义”精神、“德性主义”精神和“民本主义”精神;产生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孟子式“大丈夫”,“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张载式人生使命和“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人生追求;形成了中国人独具特色的大同观念、和平主义和兼容并包的胸怀;造就了中国人独具特色的重视人生的精神追求和道德价值,重视人格修炼和道德境界的提升,重视严以律己和宽以待人的态度,重视与人为善和博爱众生的道德风气;产生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意即天意”、“安民、富民与爱民”、“民贵君轻”、“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等思想观念。

张丰清: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支撑

近期,习近平主席先后在多个场合对传统文化进行了集中阐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今天,具有厚重历史积淀、高远思想境界、丰富文化内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仍然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以厚重传统支撑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种对自身文化的优越性的意识与自觉。有没有文化自信,关系到一个国家有没有精神独立性。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独立性,那就谈不上政治、思想、文化、制度等方面的自信。要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精气神。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亘古不竭的源泉,是建设现代文明的雄厚根基,是不断攀登人类文明高峰的厚重支撑。有了传统文化的支撑,中国人民可以一直满怀自信地走在人类文明的大道上。

反观悠悠5000年中华文明,虽历经外族入侵、治乱兴替,但却能够始终博采众长、吸收外来的文化成果,且愈发有活力,至今依然焕发出强劲的生命力。立足于对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特质及其发展历程的回顾和梳理,我们没理由不对民族文化的内在生命力保持足够的信心。对于近代以来的中国来说,文化自信,更不能依附于舶来品,必须根植于厚重的民族文化传统。特别是当前,一些人习惯于以西方文化的标准来衡量中国文化,甚至认为中国文化面向未来已经没有内在生命力。因此,保持对中国文化的自信显得尤其重要。独特的历史文化、独特的发展道路、独特的价值观念,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之根基,也是从容应对不同文化间交流交融交锋的底气。

习近平主席在推崇儒家文化的同时,也向外界表明了他对继承和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他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信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回首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浮沉史、近200年的坎坷史,我们党90多年的奋斗史、新中国65年的探索史、改革开放30余年的发展史,兴衰成败、治乱交替的所有经验积累与精神积淀,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已然成为我们从容自信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历史任务的精神能量与文化支撑。

以弘扬创新激活传统文化

当前,中国社会进入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凸显、道德失范现象增多;同时,伴随着中国深度融入世界,东西方文化阵地的深度融合与冲突愈发普遍化,东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交流与交锋愈发常态化。站在当下的实践要求来看,对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更需做些深入的挖掘和阐发工作,既能在全面深化改革时期重新激活传统文化,更能从中汲取宝贵的精神滋养,顺利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哪些优秀传统文化思想能为今人所用呢?诸如天人合一、内圣外王的精神境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生态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则,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和而不同、和实生物的价值追求,天下为公、大同之世的社会理想等,凝聚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生活经验、生存智慧,包含着中华民族最强大的精神基因。今天,构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就需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这些要素。

在全面深化改革时期如何科学对待文化传统,习近平主席提出: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辩证地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也就是激活传统文化,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在辩证继承的基础上,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最终,把继承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的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