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术研究> 风水研究专栏> 正文

快速联系

风水研究专栏

请记住本站永久中文域名:风水业协会.cn

程建军:风水理论与流派分布

分享到:
来源:秘书处      作者:程建军           2023-05-22 14:56
字号:T|T
程建军:风水理论与流派分布

与中国文化的源起发展于黄河中下游相一致,早期的风水学发生并分布于陕西、河南、山西一带。随着中国版图的扩大和南北文化的交流,风水学也流传开来,遍及全国各地。唐宋以后,尤其活跃于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台湾等江南、岭南地域。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推测有以下几点:

1)晋室东渡和安史之乱,使大批中原人士南渡,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多由知识分子充任的堪舆家也将堪舆术带来南方;

2)该地域属古荆楚、吴越之邦,其“巫文化”盛行,堪舆学在此地的传播有较适宜的文化基础(图1-9);

 

(3)该区多山多水,风土温润,使风水形法理论大显身手。同时,该区气候湿热,人们发病率相对较高,故建房特别注重择地,这是风水学盛行的客观自然条件;

(4)宋以后,程朱理学、王阳明心学在此地影响较大,而且地理学、天文学和建筑学都有了很大发展;

5)江南地区为偏安之地,经济发达,具有雄厚的物质经济基础。达官贵人,富商巨贾为求好风水,一掷千金,不足为惜,相互攀比,渐成风气。

6)唐末杨筠松自宫中带出堪舆秘籍,避难江南,并于江西赣州一带传徒授艺,使江西风水大盛,出了许多著名风水师,使风水学以赣州为中心迅速传播至周围地区,以致“赣州地理”几成为中国风水的代名词。

堪舆术和堪舆家的宏观时间的分布过程和空间流布范围,通过“堪舆名流时空分布图”可以了解其大致情况(图1-10)。

 

至于风水学的流派,丁芮朴在《风水祛惑》中说:“风水之术,大抵不出形势、方位两家。言形势者,今谓之峦体;言方位者,今谓之理气。唐宋时人,各有宗派授受,自立门户,不相通用。”风水学的这两大派系,约在公元三世纪时就已经形成了。源自陕西的形势派,其理论主要与土地、山脉、河流的走向,形状和数量等自然环境有关。唐代以后,这个学派主要活动根据地在江西一带,形成后来的江西派。对此派的主要人物与主张,清人赵翼之在《陔余丛考》作了简明的概括:

后世为其术者分为二宗。……-曰江西之法,肇于赣州杨筠松、曾文迪、赖大有、谢予逸辈,其为说主于形势,原其所起,既其所止,以定向位,专指龙、穴、砂、水之相配。

此说认为江西派主于形势,但从史料分析来看是不够全面的。江西之法是主于郭璞《葬经》的“乘生气”。即主于形法(即形势)也重于理法(即理气)。《葬经》说“势为难,形次之,方又次之”说的势与形,就是形法。方,就是理气。杨筠松著的《凝龙经》和《撼龙经》说的是形法,而其著的《青囊奥语》、《玉尺经》及其徒弟曾文辿著《天玉经序》说的则是理法。杨筠松和曾文辿从事风水实践,用直观的方法寻龙点穴,观龙察水,就是形法。用罗盘格龙乘气,消砂纳水就是理气。中国罗盘中的以磁针方位称为正针的地盘,以日景方位称为缝针的天盘的两大圈,都是杨筠松创造的;而以极星方位称为中针的人盘,是其徒裔赖文俊创制的;前者称为杨盘,后者称为赖盘,都是江西之法创造的。因此,称江西派以单纯的形法派是欠妥当的,应该是形法理法并重的,早期是以乘生气为主旨的。

同时,称为江西派不如称为赣州派更为准确,因为中国风水自唐代以来,成为正统的、古代科学的、有系统理论的、有具体实践和操作规范化的郭杨曾古法风水术是源于赣州。

另一派则是源于汉代中原的图宅术,后来兴盛于福建的理气派。这一派依靠星卦,罗盘,强调八卦干支、阴阳五行的生克及方位的重要性。对此,《陔余丛考》又说:

一日屋宅之法,始于闽中,至宋王伋乃大行其说,生于星卦,阳山阳向,阴山阴向,纯取五星八卦,以定生克之理。

这说明福建派主张的是理气宅法原理。福建之法就是九星法,无论是八宅卦、辅星卦、大小游年卦、天地卦、三元紫白、大玄空……都属于九星法。所谓九星,是银河系内的北斗七星加辅弼二星,合称为九星。所以福建派是以乘卦气、星气为主旨的。简单的称其为理气派也是不准确的。因为所谓理气,就是认识、理解(包括利用、适应和改造)和处理生气。气的概念是抽象的,其范畴是很复杂而庞大的。中国古代的哲学中心就是论气。这里说的气,是中国风水范畴内的气,是与形对称的,是中国风水的一大课题,就是《葬经》说的乘生气的气,也就是“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的气。所以理气,应该说是理“行乎地中”的阴阳气。因此,福建之法的所谓理气,应该是理“行乎天上”的北斗九星气。如果说侧重于建筑的方位理气的推演,称之为“理法”派。侧重于对建筑的山水形势的观察,则称之为“形法”派是比较容易接受的。元代赵汸《葬经问对》说:“闽士有求葬法于江西者,不遇其人,遂泛观诸郡名迹,以罗镜测之,各识其方,以相参合。”文中“罗镜”指“罗经”,也就是罗盘。由此可见,两派也趋向相互补充,从而进一步完善各自的理论体系。明清时,总的说来,形势派和理气派都十分流行,这大概是因为形势派所主张的理论与实践活动,具有直观外在的形式感受和一定的现实环境功能,而理气派则玄妙无际,被人们津津乐道。“形法”派和“理法”派如进一步划分,又各有注重房屋营建的“阳宅”派和注重坟墓营建的“阴宅”派的区别。

早期的风水学家往往是兼天文学家、地理学家于一身,有些甚至是高官厚禄。而多数实际情况是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兼习或精通堪舆风水术。

战国时的樗里子曾做过宰相,晋代的郭璞是大文学家,又是一个地理学家和城市规划师,他曾为当时的几个城市选址。所著《葬经》是中国风水最重要的典籍之一,书中提出的“生气”概念奠定了晋唐风水的基本理念。唐代一行禅师张遂,则是著名的天文学家,他改进了黄道游仪、浑仪等天文仪器,并创造了我国历史上最优秀的历法之一——大衍历,因他同时精通六壬和堪舆术,《古今图书集成》将他列入堪舆名流列传(图1-11)。同代的李淳风也是天文学家、数学家和史学家,曾任太史令,著有《乙巳占》、《阴阳正要》、《典章文物志》、《秘阁录》等,并参与撰写《晋书》、《隋书》中的天文志、律历志及《算经十书》,在诸多学科均有贡献(图1-11)。

 

唐代中叶以后,风水学家学识越来越专,出现了众多的专营风水学的人。不过,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著名的风水学家仍属于半天文学家、半地理学家、阴阳术数家或佛教徒、道教徒那些类型的人。例如风水学历史中的重要人物唐代的杨药松,《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

筠松不见于史传,惟术家相传,以为筠松名益,窦州人,掌灵台地理,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广明中,遇黄巢犯阙,窃禁中玉函秘术以逃,后往来于虔州。无稽之谈,盖不足信也。但《江西通志》记载说:

筠松,窦州人,僖宗朝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黄巢破京城,乃断发入昆仑山步龙。一过虔州,以地理术行于世,称救贫仙人是也。卒于虔,葬雩中药口。

《堪舆名流列传》还记载其著有《疑龙经》、《撼龙经》、《立锥赋》、《黑囊经》、《三十六龙》等书,风水家曾文辿、范越凤、刘江东、厉伯韶、刘淼等人均师法杨筠松。不管怎样,其著述的风水理论,为后世风水家所推崇备至。

宋代的王伋原在朝廷做官,后因获罪而贬居江西赣州,定居松源。著有《心经》,《问答语录》等风水书。王伋推崇阴阳理气,在福建复古了汉代的九星法,是风水学历史中理气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廖均卿是明代著名江西形法派风水大师,《江西通志》说;

均卿肛之离,成祖卜寿陵,久不得吉壤,永乐七年仁孝皇后未葬,礼部尚书赵璃引均卿至昌平县,得县东黄土山最吉,车驾即日临视,定议封为天寿山,命武义伯王通等董役,授均卿官。

廖均卿因精于风水堪舆,受到了明朝廷的重视,在明陵(明十三陵)的选址勘察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后得官封爵。然而,像廖均卿这样好运气的人并不多,给清道光皇帝选陵址的风水大师戴均元却因龙穴出水,而被抄家问罪,九族受累。

在民间,看风水作为一种职业,风水师主要从事住宅地基的选择和朝向的确定,修正原住宅的朝向与布局,以及选定坟墓的位置。一般情况下,他们既扮演着术士的角色,又起着环境规划师的作用。他们具有一定文化,阅读有关的书籍,观察自然现象,研究人与宇宙的关系,掌握了关于人和大地的神秘而又世俗的知识。作为术士,他们为人占卜推算,以晦涩难懂的言词与方术向人们阐述各种可见或不可见的现象和宇宙的神秘力量,以确定人在宇宙中应有的位置。作为环境规划师,他们善于观察自然界环境的状况,分析自然界的各种构成因素,如山脉、河流、树木、风向、气流和星象等。他们收集自然环境中的各种资料,研究掌握这些迹象的征兆,例如风流、月晕、雨水、植物种类和叶色、气味、水流、昆虫和动物习性,甚至石头的潮湿等等。从这些专门的经验知识中,他们可以推知出何处是适宜人的居住处。

当然,同大多数行业里的人一样,风水师有真才实学的聪明人,深谙天文地理诸学;也有冒充内行的人,仅仅靠玩弄阴阳术数把戏。前者不仅为人选吉地,有时还参与调停当地的一些民间纠纷,因而拥有受人尊敬的地位。而后者则利用人们趋吉避凶、招财进宝的心理,以花言巧语骗取人们的钱财。当然,以风水作为骗术是不能长久的,这些人的谎言或遭到人们的鄙视,或成为人们的笑料。所以在古代那些对风水持怀疑态度的人,常用“风水先生”作为骗子的代名词。

清代时,风水师的社会地位还是不低的,在民间流传的社会职业等级排列的“上九流”、“下九流”中,风水师排在“上九流”的第四位,仅次于师爷、医生和画工。

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较大的国度里,如朝鲜、韩国、日本、老挝、泰国、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地,都有关于风水的各种活动,以至演变成为满足当地需求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因气候湿热,人死了以后,不能在地上久放,必须尽快入葬,因此,从事掘墓工作的农民人数众多,而看风水相墓地则变成了众所周知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