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术研究> 风水研究专栏> 正文

快速联系

风水研究专栏

请记住本站永久中文域名:风水业协会.cn

李娜 、邓其生:风水研究发展刍议

分享到:
来源:华中建筑      作者: 李娜 邓其生           2020-10-15 12:36
字号:T|T
李娜 、邓其生:风水研究发展刍议


当今研究风水的著作、文章浩如烟海,逐步揭开了风水玄学的外衣,这对大众了解和认识风水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大部分学者对于什么是风水,以及风水对中国古代建设所产生的影响有了初步的共识。即:风水是关于中国古代城市和建筑(住宅、宫殿、陵墓等)及其环境的选址、规划设计理念和方法的一种特殊“术”,其基本思想起源于《周易》,内容涉及到阴阳、五行、八卦等。在初步农耕的社会条件下,人们为了生存,力图创造良好的原始生态环境。《周易•文言》有云:“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这里所谈的天、地、人的关系,其理念是要和其德,遵从自然的规律。在现实宇宙中指的是山、水、日月、鬼神、时序都是相互关联制约,有因缘互动的。这正是风水的原生思想。后来的发展中虽然夹杂了大量的占卜、巫术等迷信内容,但其处理人与地理环境的矛盾的方法还是应给予肯定的,其包含的生态主流思想还是可以继承借鉴的。

纵览目前关于风水研究的书籍,多数是本着“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引自《论语•述而》),对一些所谓的风水经典著作进行引用、摘录和注释,对觅龙、察砂、观水、点穴、择向以及风水的沿革和流派发展,者5作了细致的叙述,最后笼统地提出需要批判和继承。但究竟要继承什么?如何批判继承?则少有涉及。更有甚者,把一些所谓风水的经典理论当作信条,直接运用于现代建筑设计中,殊不知止匕风水”已非彼“风”了,这种将历史语境与现代语境的直接置换,反而会使人误解了风水。

风水的精髓

首先要肯定风水对中国古代营造过程所产生的积极影响。纵观中国传统建筑,从京都到村落,从宫廷到民居,无论其总体布局还是细部刻画,无不体现着一种和谐美。这其中除了中国传统哲学、美学思想的影响外,还有部分受“风”的影响。不理解“风”就很难理解中国的城乡与建筑。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1875-1961年礙出“种族潜意识“,他认为人的心态定位是一种集彳本无意识,一种深层次的心理活动,这种心态是在人际环境中形成的。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或国家,出现大量相似的形式和风格的建筑空间,也就相应形成同一的深层心态。所以说风水可以看成是一个社会圈,圈内的人在心态上“集体无意识”的受制于这套“游戏规则”,于是,这套规则就成功地影响了人的心态,并作用于圈内人的生活,当然包括着其间的营造活动。

风水的原本概念在于营造和谐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心理环境。我国古代先民运用风水理念协调各种自然因素,营造实实在在的宜人的人居环境。另外,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先民在精神领域中向来有一种执著的追求,风水是在中国特定的会文化背景和民俗心理条件下,所建构的行为心理环境,它与传统的儒、道、佛有深厚的渊源关系,同时与山水诗画和风景园林也息息相关。

风水的原点

《诗经•大雅•绵》有载:“爱始爱谋,爱契我龟。日止日时,筑室于兹”可见在两千多年前的周代,我国已有“择时卜宅”的概念。同文又谓:“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度其由原,度其夕阳,于幽斯馆,夹其皇涧”,说明当时相宅已考虑阴阳、日照、泉流、地势,其实这是风水的原生含义。

龟卜是中华文化发展初期我们祖先人生决策运用的一种巫采,是在人与自然(天地万物)之间的矛盾处理中作出一种投注式简易选择,这种选择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精神。

由《诗经》演绎出来的《易经》是中华传统哲理之本,它把世界万物包容在“理、象、数”之中,教人知变、适变、应变。“易”学的精神在于运用太极、两仪、四象、五行、八卦、气运预测未来。用“融贯易理”的方法,以罗盘(司南)为操作手段,对人的生存环境作勘测评述,择吉避凶。这就是风水的原点。其出发点在于“赞天地之化育”,力图促使人与自然和谐。后来衍生出来的“天人合一”“天人合德”,等等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核,都是与风水的原生理念分不开的。

风水的变迁

魏晋时期,由于战乱与世事无常,人们的命运在无所适从时,“天”和“神"的超自然力量,被看成左右命运和生活的重要方面。普朝郭璞所著《葬经》对风水的定义云:“气乘风则散,界水而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止,藏风次之”。又云:“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而为生气,夫土者,气之体,有土斯有气,气者水之母,有气斯有水。”这里,郭璞把风、水、气、云、土的辩证关系弄清楚了,认为“风水术”是寻求藏风聚气的场地(即屋场或穴),风水师的职责是寻求“真气聚集”的自然环境。这环境早期的标准是:“来积止聚,冲阳和阴,土厚水深,郁草林茂。”(引自《葬经》)此后1600多年来,无数的风水师,撰写了数不清的著作,形成各种派系,对择宅标准有各自的见解和理论,涉及到山川、地质、水文、景观、人文、生态、气候、植被、星象、时令,但通常的操作过程是觅水、察砂、观水、定位、取向、点穴等程序。

总的说来,中国古代风水对中国建筑的发展还是起积极作用的主流派系的理论主张是寻求建筑与自然形势的配合,把建筑融合于山水宇宙图案之中,根据周围地形地貌景象,选定建筑的坐标位置,高低朝向,平面布局,体型体量,造型色彩……这是中国一种独特的建筑规划设计方法。

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不能否认风水中存在着唯心主义的成分。《葬经沽载“葬者,乘生气也,五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气感而鬼福及人”这里郭璞把墓穴看作是人、神、灵魂交往转化的场所,认为“寻穴聚汽”可“气威荫人”。这种观点贯穿着“天人感应”“恶善报应”的思想是否科学,有待佐证。但由此派生出来的符镇法,巫测法,福元法……实在就是歪曲事象,唯心附会的叙述了。

风水的发展

时代发展了,可是人类趋吉避凶的心理依然,追求美好居住环境的愿望更加强烈。特别是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我们作为建筑师,理当切实尊重环境,顺应生态,追求营造理想的生存空间,并架构一种新的顺意心理环境,这可以说是对风水理念的一种继承。如果再能借助先进技术设备和现代科学知识加以引导,也许是对传统风水的_种推动和发展。

人居环境评价学是一门专门研究建筑的声、光、热、湿度、通风量等性能指标,测定最适宜人居住的环境质量的科学。现代环境评价学还考虑到使用者心理安全度、私密性、舒适度、美感要求等心理因素。

我国的环境评价学过去主要沿袭了西方建成环境评价学的思想,忽略了自身的优势和特点。西方式的研究,讲求逻辑思维,注重实验证明,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这是远远不够的。关于人类居住心理的分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并非是仅凭量化分析就可以完成的。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古老东方思想中整体论的方法,将“环”、“建”、“人”三个独立元素分别予以研究后,加以整合重组,形成关联,有机统—发挥传统风水评价系统中模糊性的特点,在科学数据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加入适当的模糊学、非量化的研究理念,从社会潜意识、深层心理因素、民俗学等多方面深入研究,丰富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环境评价学。新时代对风水精髓发展的要求必须是科学化、现代化、理性化,建立系统的生态观。这种发展观需建立在对传统风水发展脉络正确把握的基础上,既尊重历史又对当今现实有更强的适应性。

当前的风水界大体发展的趋势是好的,但也夹杂“沽名钓誉“哗众取宠”之类。更有的把“风水术”变成骗术,这是要引起注意的。

结语

风水原点是合理处理人为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后来发展形成多种派系和论点,有精华也有糟粕。当今我们要肯 定的是精华,择其善者而从之,对糟粕宜辨谬批判之。这得先理解和剖析其原意。风水本来是物理人性经验,是对自然天道的推衍,原不是邪门歪道,后来才有人把其迷信化、神秘化。

近十多年来,在国内外自由思想的学术气氛里所掀起的“风水热”是一种好现象,当今宜总结提高,走上理性;宜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加以论证,破除封建唯心观念。

研究风水宜着重古为今用,为优化生态和保护环境服务,反对“古板不变”,不能顽固不化,新时代新环境要有新创造。

研究风水首先还得从文献者手,更重 要的要到现实中考察,面向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