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术研究> 堪舆古籍汇刊> 正文

快速联系

堪舆古籍汇刊

请记住本站永久中文域名:风水业协会.cn

【明】缪希雍:《葬经翼.峡论分龙砂水明堂》

分享到:
来源:秘书处      作者:缪希雍           2020-06-09 16:58
字号:T|T
【明】缪希雍:《葬经翼.峡论分龙砂水明堂》

峡论

夫峡者,祖山中干行度之次,敛大为小,变粗为精,两山相夹以成之也,故同峡必断伏,旁必有夹,谓迎送也。过必中出得正气也。其伏也至地,其拔也干霄,水分左右,山转关阑,蓄而回环,可建州邑,则干之所钟,枝之所止,概可想矣。是故平夷千里,王者之宅,奔腾不息,山陵之格,迢迢郁郁,作镇方岳,自余偏断宅坟已而。

【白话释意】峡,指的是祖山(龙腺发源处的山岭)的龙脉干在行走过程中停下,把形体收据变小,由粗犷变为,由两山相夹护而形成的,所以峡一定是断伏的,旁边一定有山相,这叫做迎送,干龙经过这里一定是从中间出去而得到正气,它低伏时贴着大地,它挺拔而起时直冲云霄,左右有流水环绕,众山徊护,形势含畜而回环往复,可以在这里建州立邑,所以平原千里,可建王者之宅,其气奔不息,山陵叠障,其气深厚锦远,可作镇守一方之将种的宅坟。

分龙

崇山忽起,作镇一方,莫之与京者,是曰祖山。群垄横出,力有长短,众之所趋,彼独开张,断续拱护,是为正干。或各分而势小,或因干而再抽,此分龙之始也,各分欲其成体,再抽欲其出面。成体者尚须变化,出面者唯求特达。又当观其始分再抽之际,护从冈峦,孰多孰寡,孰短孰长,则得水得局,可概见也。昔人谓:起家须用好公婆。是也!

【白话释意】高山忽然隆起,成为一方之险要形胜,没有别的山能与之相竞争,这就是祖山。群峰横出,山力有大小长短之分,如果为众山所趋随,它本身却能不断地张开扩大,得到诸山的拱护,这就是正干,即大龙脉的主干。有的从大龙脉分枝而气势弱小,有的从主干再分长出支脉,这就是分龙的开始。从大龙脉分出的要各自成体,从干龙再衍生出的应要能长出形面,成体的还须有变化,出面的应求其特异发达。还应刻观察始分、再抽之时,所护卫趋从的冈峦,哪里多哪里少,哪些长哪些短,这样就可大体知道是否得水得局了。前人说:起家须用好公婆,就是这样了。

四兽砂水

       夫四兽者,言后有真龙来住,有情作穴,开面降势方名元武垂头,反是者为拒尸。穴内及内堂水与外水相辏,潆洄留恋于穴前,方名朱雀翔舞,反是者腾去。贴身左右二砂,名之曰龙虎者以其护卫区穴,不使风吹,环抱有情,不逼不压,不折不窜,故云青龙蜿蜒,白虎驯俯,反是者为衔尸,为嫉主,大要有情于穴,于主不欺,斯尽拱卫之道矣。至于砂之插回收水者,必须开面向里,不拘远近,俱名有情。远朝及前后左右之砂,皆以真面相向,无破碎、尖射、凶顽为融结证佐。唯曜气飞扬,穴中不见者不忌,大地多有此类。欲知砂之背面,当分厚薄顽秀。背厚面薄,背顽面秀,背挺面湾。面来必有情而长,背则无情而短。故砂之湾者水必湾,砂之秀者水必秀,砂之走窜者水必不收,砂水之形实相比附者也,吉凶征应,可不方而喻矣!

【白话释意】四兽,说的是:穴场后有真龙来往,后山山势渐向穴场垂近,象接受人之安葬,极有情态,这就叫元(玄)武垂头,如果与些相反,穴场后山山势高昂,不向穴场垂近,状如不肯受人之葬,这就叫拒尸。穴内和中明堂水流与外水相聚汇,在穴前萦回留连,这才叫朱雀翔舞,如果相反,明堂水流不萦回归聚,就叫朱雀腾去。穴前贴的左右二山,把它们叫做青龙、白虎是因为用它们来护卫穴场,不让风吹,二山对穴场环抱有情,高低相称,不是逼迫欺压和凹折逃窜之状,这就叫做青龙蜿蜓,白虎驯俯,和这相反的就叫衔尸,叫嫉主。关键是对穴现出驯顺之馈,对主山没有欺压的势态,这就尽到拱抱护卫的作用了。

至于砂(穴前后左右诸山)之中,那些插回收水的,必须开面向里,不论远近,都叫作有情。远朝和穴前后左右的山,都以真面相向,没有破碎、尖射,凶顽的形态作为融结气脉的证明。想要知道砂的反背和正面,应该分清厚薄顽秀。如果背厚,面就薄,如果背粗顽,而就秀丽;如果背挺直,面就弯环,正面朝向一定有随意而且深长,背面反向则无情而且短浅。所以山弯水必弯,山秀水必秀,如山势走窜,水流就一定不归聚。砂和水的形势是相互比照依附的,吉和凶的征象应验,可以不言而喻了。

明堂

明堂者,穴前水聚处也。其名有三:大约有窝、钳、乳、突四体,则自然有蟹眼、金鱼、虾须三法之小水皆自球檐分下,微茫界合处,可容一人侧卧,名小明堂。两边必有蝉翼砂,似有似无,包裹于外。占山正法必有此堂,入穴方真。其二,龙虎内二水合处,名中明堂,专以窝、平、圆、扁为常体,然亦有真地无此者,或穴结高山,龙虎夹紧,直垂向穴下,穴中小水聚成一线,从中流出者势使然也。或穴结临江临溪,洋朝当面,直至山脚,若非龙虎夹紧,直走至水边,则水冲堂则气散,且兼有洗脚之患,便不成地。此山川自然之情,造化之妙,非人所能为者。总之,落穴处开睁,则小明堂已真,外虽夹紧无害。吉水萧氏白砂祖地,牡丹滴露形,即此格也。时人误安金简银槽之名,又从而援之以误,后世俾无堂局亦得滥此,可慨也。其三,乃外洋大势自少祖分水,总聚于大龙虎外,或从太祖分水,并入外堂,或无此二者,而外来大水横过中明堂前,后面几节分水俱流入横水内,或远江远溪来朝,抱于横水外,通名之曰:外洋大明堂。风中明堂即是内堂,其水有逆有顺有横,大地龙虎多层大水在外,非横则逆,则此内堂之水虽欲之元,行走终必当面而出与大水会,此小顺大逆,上地之局也。唯大水势顺而内堂水逆,有龙虎下砂收回,名小逆大顺,此中下地也,亦有层层交互过宫环抱者,此名大顺局,亦主力量绵远,此非龙真穴的山势大者勿下。大抵明堂以聚水为上,横抱次之,朝水又次之,交互有情,不见水去而顺流者,又次之。四局既定,义备于斯,唯明者详焉!

【白话释意】明堂,就是穴前水聚交流的地方。它的名称有三种,第一种:凡是有窝、钳、乳、突四种穴形的,就自然会有蟹眼、金鱼、虾须三种绕穴的干流水(指穴场附近略低地段。下雨时有水淋流,雨停则水止。)这些干流水都从球檐处分下来,至微茫水的交合处,可容一人侧卧,这里就叫小明堂。它的两边一定有蝉翼砂,看上去象是有,又象无,从外包裹着小明堂。按正宗的占山求穴法则,一定要有小明堂,入穴才算是真穴。第二种:穴场前青龙、白虎二山内的两支水流聚合处,叫中明堂。一般以窝、平、圆、扁为常见形体,但也有些吉地没有这几种形体,有的是在高山上结穴,龙虎二山夹护得很紧密,直接垂向穴下,穴中小水聚汇成一条线,从中间流出来,这是地势造成的。有的近靠着江河、溪流结穴,水面朝穴,直到山脚,如果不是龙虎山夹护紧密,直走到水边,水就会冲击明堂而导致生气消散,而且兼有洗脚穴的弊端,这就不能成为真地了。这些都是山川本身的情势、大自然的力量所造成的,不是造人力所能够做到的。总之,落穴处开睁,则小明堂已真,外虽夹紧无害。吉水萧氏白砂祖地,呈现牡丹滴露形,就属于这种类型。当时的人误把此形安上“金简银槽”的名称,人们都跟着援用而错上加错,后世的人们即使并不懂得明堂形局的也滥用这名称,真令人慨叹不已!第三种:外洋大势从少祖山(接近穴山的高大山峦,可收束气脉并将之输入穴场)分水,总聚于大龙虎山之外;或者从太祖山(龙脉始发原处的山岳)分水并入外明堂;或者不是这两种情况,而是外来大水横流过中明堂前,后面几节分水都流入横水内;或者是远方的江河溪流来朝向,环抱于横水之外,通称为外洋大明堂。

凡是中明堂,也就是内明堂,它的水流有逆,有顺,有横,在大地,龙虎山之外有多层流水,不是横向就是逆向,那么这种内堂的水流即使想使它成为一处,但流走的趋向最后一定是面向明堂与大水会合,这是小顺大逆,是上等穴地的形局。如果是大水势顺而內堂水逆,龙虎山下穴前水流下方有众山关拦收回,这叫大逆大顺是中下等的穴地。也有流水层层交互穴场而环抱的,这叫大顺局,也象征着力量绵长深远,如果不是龙脉穴地真确、山势雄大的不能落穴。大体来说,明堂以聚水为最上等,水流横过明堂而环抱的属其次,远处水流来朝向又次一等,  水流层层交互有情态,看不到水流离开而顺流的更次一等。四种形局已能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