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住本站永久中文域名:风水业协会.cn
中医理论体系中,至今仍有一些问题难以合理解释。如:为什么要将人体进行阴阳两仪分类和五行分类?“二”和“五”之间有没有深层次联系?“左肝右肺”究竟应该怎样解释?十二经络的定型和三阴三阳的命名是在什么背景下完成的?“经络”到底能不能通过实证、实验的办法找到?寸口脉、尺肤脉、面诊有无结构规律?六经传变、病愈日决病有何理论基础?等等。要深层次、客观地解释这些问题,光从这些学说本身内涵去考察、分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形成这种学说的思维方式的视角进行考察,舍此别无他途。
中医理论体系之所以在世界文化史上卓然独立,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拥有一套有别于印度医学、西方医学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实质上就是由《周易》所创立和代表的中华文化特有的思维方式。唯有援易入医,以易训医,才能揭示中医理论的实质。这也正是中医理论研究的必由之路。
一、脏象学说与易象类分
《黄帝内经》以阴阳五行类分人体脏腑,对“象”的分析注重功能、轻视实体,即以功能为“象”;采用易象分类原则,以阴阳五行整体划分世界,即以阴阳五行为“象”。
为什么以阴阳分类?这是《周易》阴阳太极象数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类比思维)的体现。《易经》卦爻符号、《易传》阴阳观念充分反映动态、整体的阴阳思维哲学。
中医学吸收并发展了《周易》“阴阳”概念,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以“阴阳”应象为依据,构筑藏象学说。认为天地自然及人体生理、病理,万千形象皆与阴阳之象相对应。以动态、功能之象构筑藏象,成了中医学对人体进行观察的根本方法,具体地说就是以表示事物行为功能的动态形象为本位,以形体器官和物质构成为辅从的方法。
为什么《内经》又以五行分类?阴阳(太极八卦)与五行有没有关系?是否为两个不同的体系?
先让我们来看一看《内经》的有关论述。《素问·金匮真言论》:“东方青色,入通入肝,开窍于目……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其音角,其数八…其臭臊……”这段文字,以五行论述五脏所属,其中“鸡、羊、牛、马、彘”乃源于《周易·说卦传》,“八、七、五、九、六”乃是河图五行之成数,是直接受《周易》象数思维影响的产物。
《灵枢·九宫八风篇》首次提出八卦八方八风与人体脏腑、病变部位相对应,与五行归类原理相同。
虽然阴阳八卦基数为“二”,五行基数为“三”,两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但阴阳八卦和五行形成的思路是基本相同的,在《易传》中已有融合趋势,《内经》则沿着这一思维模式进一步发展。五行应看成是两对阴阳(金与木,水与火)加上中土,中土起到调节、平衡阴阳的作用。“二”为对立、冲突,“三”为中和、调节,两者互补。八卦、六十四卦是“二”(阴爻阳爻)和“三”(天、地、人三才)的统一体;太极图也是“二”(阴鱼、阳鱼)和“三”(阴、阳加上中介线)的形象图示。
《素问·六节脏象论》:“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这一段文字通过生、神、华、充、通等概念揭示和界定五藏,依据五行的动态功能及属性类分组织器官及相关自然事物。其中五藏五行又分别与阳中之太阳、阴中之太阴、阴中之少阴、阳中之少阳、至阴相配属,太阳、太阴、少阳、少阴为“四象”,正是“阴阳”的高一层次()《灵枢·阴阳系日月》阐述了相同的道理:“心为阳中之太阳,肺为阳中之少阴,肝为阴中之少阳,脾为阴中之至阴,肾为阴中之太阴。”均体现了阴阳四象与五行的相通性。
至阴中土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素问·太阴阳明论》认为中土具有统领、调节水火、木金这两对阴阳的功能,反映了河洛八卦象数动态棋式中央五、十的重要性。河图中央“五”、“十”,其中“五”是四方生数(一、二、三、四)变为四方成数(六、七、八、九)的中介,生数加“五”即为成数。“五”为生数之极,“十”为成数之极。洛书配属八卦,独中五无卦可配,称为“中五立极”,中五不占四方而统领四方。脾藏不独立于四时而统治四时,与之相符。《素问》中已大量引用河洛之数,说明阴阳八卦与五行、河洛之间可互换、互通,“二”和“三”紧密联系。
“左肝右肺”问题是中医脏象学说中一个不易被人理解的问题。《内经》的这种认识与人类早期观点不同。古文《尚书》、《吕氏春秋》等均认为肝属金、肺属火、脾属木、心属土、肾属水,依五行配方位原则,肝在西边(右边)、肺在南边(上边)、脾在东边(左边)、心在中央、肾在北边(下边),这是从五脏解剖位置立论的,与五脏实际位置大体吻合。《内经》作者受《周易》重功能、轻实体的象数思维影响,发现这种配应与五脏的生理功能不符,于是改变了五脏的五行配属。“左肝右肺”反映了人体脏腑功能的、动态的特性,而不是形体上的解剖位置。这种方位其实是《易传·说卦》记载的后天八卦的方位。后天八卦方位中,离卦居南(上)配心,坎卦居北(下)配肾,震卦居东(左)配肝,兑卦居西(右)配肺,巽卦居东南(左上)配胆,艮卦居东北(左下)配脾,坤卦居西南(右上)配胃,乾卦居西北(右下)配肠。
二、经络学说与六爻模式
《内经》十二经络的定型和三阴三阳的命名同样是在易学象数模式的深层次作用下确立的。《灵枢·经脉》十二经脉与早期医家对经络的认识有所不同。1973年出土的湖南长沙马王堆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作十一脉:(足)钜阳脉、(足)太阴脉、(足)阳明脉、肩脉、耳脉、齿脉、(足)太阴脉、(足)厥阴脉、(足)少阴脉、(手)钜阴脉、(手)少阴脉。马王堆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早于《灵枢·经脉》,无“手”、“足”冠词,足三阳三阴完备而手三阳三阴不完备(缺“手厥阴”经),手三阳名称不以“钜阳、少阳、阳明”命名。
由十一脉发展为十二脉,由不完全的阴阳命名发展为三阴三阳对称的命名,周易六爻模式起了一定作用。周易六十四卦由六爻自下而上排列而成,是一个由低到高、由下至上、阴阳迭用的逐级递进过程,下位为始点,上位为终点,至上位则折返而下,再从初位(下位)开始一个新的演变过程,如此周而复始,反复无终。手、足六经与六爻不仅数量相合,而且阴阳结构相似、功能相同。六经各分为三,可能受六爻分三阴位、三阳位的影响。六经三阳经与三阴经的次序表示人体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不同层次。六爻的排列与六经的流注均是交错迭宕进行,其演进过程又均表现为由外及里、由少到多的规律,呈现循环往复的周期性。
《内经》还提出了三阴三阳的位里及“开、阖、枢”问题(《素问·阴阳离合论》),说明三阴三阳的方位是阴阳交错的,如同六爻阴位阳位交错排列一样。所谓“开、阖、枢”,医易学家张介宾认为:太阳、阳明、少阳分别为三阳之表、三阳之里与表里之间。太阴、厥阴、少阴分别为三阴之表、三阴之里与表里之间,亦是遵循六爻三阳爻与三阴爻,下位、上位、中位的模式。
有人认为:六经方位是河图四生数交会组合的结果。河图四生数为一、二、三、四,其中一、三为阳数,两阳交会为太阳,位于东北良位;二、四为阴数,两阴交合为太阴,位于西南坤位。一、四合化于西北乾位,主阳明,二、三合化于东南巽位,主少阳,一、二合化为少阴,三、四合化为厥阴。阴从于阳,故少阴在北坎位,厥阴在东震位。六经方位与河图四生数交变化生三阴三阳的方位契合。马王堆帛书十一脉中手六脉只有钜阴、少阴是以“阴”命名的。为什么只此二脉以“阴”命名?也是为了配应九宫八卦之需,足六脉配八方,缺的是正南、正西,正南离心,正西兑肺,所补正巧是手少阴心脉、手太阴肺脉。
虽然这种推算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商榷,但六经受河洛易卦象数模式的启迪这种基本观点当是勿庸置疑的。
至于六经传变、六经与藏府的配应,也是一个象数思维发展过程问题。《素问·热论》仅提到三阳三阴六经,《灵枢·经脉》等篇则有十二经脉及其与藏府的完整配应。实际上,六经中手厥阴心包经的概念,对于生理、病理与临床诊治都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和独立价值,它与心实为一体关系。《内经》增加这条经脉,只是为了填补阴阳理论框架的空缺,从而集中体现了阴阳对立统一的整体对称之道。
十二经脉在发展过程中,又进一步与时间因素相结合。《灵枢·阴阳系日月》说:“寅者正月,生阳也;主左足之少阳,未者六月,主右足之少阳,卯者二月,主左足之太阳;午者五月,主右足之太阳;辰者三月,主左足之阳明;巳者四月,主右足之阳明”……申者七月,生阴也,主右足之少阴;丑者十二月,主左足之少阴,酉者八月,主右足之太阴,子者十一月,主左足之太阴。戌者九月,主右足之厥阴;亥者十月,主左足之厥阴,”《素问·阴阳别论》:“人有四经十二顺(从),四经应四时,十二顺(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杨上善解释:“四经,谓四时经脉也。十二顺,谓六阴爻、六阳爻相顺者也。肝、心、肺、肾四脉应四时之气,十二艾应十二月。”将十二经脉与东汉郑玄的“爻辰说”相对应,从而使十二经脉与十二月。、十二顺(从)、十二爻有了时空上的联系。
笔者认为:十二经络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以《周易》为代表的整体思维、象数思维背景下产生的,是个文化学概念,体现了重功能(循经感传)、轻实体(形体结构)的特点,因而,有必要对目前大力提倡并实行的科学实证方法进行反思,用这种方法去寻找、求证经络,化费大量人力、物力,到头来则很可能一无所获。
三、诊断辨证学说与八卦全息律
中医诊断辨证学说同样受到《周易》思维模式的影响,《内经》对面部诊、尺肤诊、寸口脉诊等均有论述,体现了“有诸内必形诸外”的整体观念,即人体内外环境信息的对立统一的思想。面部、尺肤、寸口正是相对独立的全息元,它反映着内脏及整个人体健康或疾病的信息。笔者研究证明,中医诊断(全息元诊断)充分体现了后天八卦全息结构规律。
《灵枢·五色》提出面部与人体脏腑肢节的全息诊断法,将面部不同部位与藏腑肢节相对应,是遵循后天八卦棋式而形成的。到了后天八卦方位,即:左颊为震卦,主肝,颜(额)为离卦,主心;鼻为坤卦,主脾胃;右颊为兑卦,主肺;颐为坎卦,主肾。后世医家对面诊作了一些调整,则完全依据后天八卦方位将面分为八部位而与脏腑相配应。
尺肤诊是切按尺肤的诊病方法。《素问·脉要精微论》将尺肤分成内外、左右、中附上、上附下、上竟上、下竟下等不同部位,依八卦原理分别与人体脏腑肢节相对应。
《内经》还记载了寸口脉诊法,《难经》进一步发展,到王叔和《脉经》则蔚为大观。寸口脉实为尺肤诊的缩影,以左手寸、关、尺分候心、肝、肾,右手寸、关、尺分候肺、脾、肾(命门)。李时珍将脉象、脉位、五脏、六腑统一起来,联系卦象,建立脉象整体系统。可见中医脉诊是在《周易》宇宙统一全息观及象数功能结构模式的指导下逐步发展起来的。
中医诊断方法日益丰富,舌诊、鼻诊、耳诊、肢诊、手诊、足诊、腹诊、第二掌骨侧诊等相继出现,这些诊断方法的理论基础都是《周易》整体观、全息观,其具体部位与脏腑、肢体的对应关系均符合后天八卦结构规律。
笔者研究发现,手、足、腹、舌等二维(面性)全息元依据二维后天八卦的结构规律反映人体信息,脉、第二、第五掌骨侧等一维(线性)全息元则依据一维后天八卦结构规律反映人体信息。
在中医辨证学说中,《内经》提出八纲辨证、《伤寒论》提出六经辨证。八纲辨证以表里辨别疾病之部位、寒热辨别疾病之性质、虚实辨别疾病之量数,而所有疾病则只有阴阳两大类,表里定位、寒热定性、虚实定量,均是阴阳总纲的反映,均包括在“阴阳”之中。八纲辨证是易学阴阳八卦学说的具体应用。
六经辨证中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排列次序源于《内经》,两者比较,《内经》以六经阐明自然界和人体之间气化活动规律,《伤寒》则以六经阐明伤寒病传变的气化活动规律。张仲景在总结病例时发现,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其他事物一祥,经历着始生、渐长、盛极、渐消、始衰、渐复的循环过程一呈现卦爻六位模式规律。在六位启发下对六经分证加以发挥。将疾病发展各阶段以六经归纳,发现麻黄汤证与桂枝汤证总是出现在疾病初期,白虎汤和承气汤证大多出现在疾病极盛期,小柴胡汤证往往出现在邪正进退对峙期,从而将各方证归结为六经证。并总结出各经证的特点及传变规律。
《伤寒论》还提出了阴阳两大证型的病愈日说,《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说:“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阳数七、阴数六取自河图之数,即五行之成数,亦是《周易》六爻与七日来复及五行循环理论的体现。《伤寒论·伤寒例》中提出外感病决病法。直接采用后天八卦图模型,建立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观测外感病学说,以乾坤阴阳爻的消长取象比类说明一年四时阴阳变化规律及外感病发病规律。
总之,中医理论体系是在以《周易》为代表的中华文化独特思维方式指导下,以象数为模型构筑起来的,因而一味地用现代自然科学的方法、用西方医学的方法、用实证、实测的方法来研究中医、比较中医,势必犯了方法论的错误,其结果不仅无助于揭示中医的本质,有人还会因此自轻自怨,甚而否定中医、反对中医。对此,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