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住本站永久中文域名:风水业协会.cn
编者按:
文章系北大出版社主办“北大博雅讲坛在线系列讲座”讲稿。”原题:为什么今天还要读《周易》——《周易》特殊的哲学智慧。主讲嘉宾:温海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见到温老师时已经是晚上七点钟。温老师依然留在学校处理工作事务。采访伊始,温老师建议大家边喝茶边聊《易》。作为一个福建人,爱喝茶是温老师众所周知的习惯。伴随着茶的清香,温老师向我们讲起了他与《周易》由浅入深的缘分。
一、献身中国文化之神
从中学时代开始,温老师就对哲学情有独钟,少年时代在八十年代文化热的风雷激荡中涵养了献身中国文化的情怀。1990年他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进大学不久就对当时的心理学知识系统感到失望,因为基本上照搬美国的教材,缺乏原创性的思想。但温老师对弗洛伊德心理学特别感兴趣,对荣格的原型说也很着迷。温老师回忆说,自己在华东师大学习心理学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不多,平时绝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图书馆,从早到晚博览群书写心得体会,常常每个月能写满一笔记本,本科毕业时一共积攒了大概二三十本。
在华东师范大学那几年,温老师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自学哲学,也旁听了很多哲学系的课程。温老师觉得那些年华东师大的哲学课非常受用,他当时听课很认真,生怕错过老师说的每一句话。
当时有幸求学于许多很好的老师,温老师一直为此感到幸运。在富有人文气质的高瑞泉教授引导下,他开始了对儒家、道家思想的系统学习。杨国荣老师对中国哲学问题的精深理解、施炎平教授对《周易》的讲述,坚定了温老师追求中国哲学之道的志向。童世骏教授讲授的现代西方哲学引人入胜,郁振华教授对西方认识论的理解对温老师后来形成中国哲学认识论的问题意识影响很大。温老师曾经写过一篇关于海德格尔的课程作业,受到当时正在努力沟通海德格尔和《红楼梦》的大才子李劼教授的赞叹。
温老师说自己很幸运在华师能碰到这些出色的老师,他们的存在构成了一个强大的哲学气场。大三那年暑假,温老师游历闽粤大地,到广州时去参观中山大学,看到破败的哲学楼,年久失修,令他感时伤怀,联想到经济大潮兴起之后人文科学的风雨飘摇处境,他越发坚定了要把毕生献给中国哲学振兴的志向。大学三年级,温老师下定决心要去北大读中国哲学的研究生。幸运的是,温老师最终如愿考上了。
二、振兴中国哲学之志
温老师说,自己在大学时代做过两件后来比较自豪的事情:一是当系学生会主席,磨炼了自己在校园政治中摸爬滚打的能力;另一件出乎大多数人意料,他跨专业以最高分考取了北京大学哲学系的研究生。正当他踌躇满志要奔赴北大时,他的人生却遭遇了转折。当时温老师的父亲突发重病,老师以孝为先,选择先回家乡厦门工作两年。在厦门的这两年对于温老师的哲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他认为自己今天可以讲关于《周易》的课程,一方面得益于当年在厦门时深入工厂和社会底层收获的人生经验,另一方面得益于在厦门遇到了教自己《周易》之道的老师。从某种意义上讲,虽然这种人生轨迹并非自己主动选择,但自己也因此得到并把握了一些特殊的因缘,而这些因缘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温老师现在学问的核心。
与大多数同学一样,在最初接触《周易》时,温老师尽管从老师的讲解中感受到了其思想背后的力量,但还是似懂非懂。到厦门工作时,他所在公司有个总经理顾问饱经风霜,很有学问,对易道有着精深的了解,温老师只要工作之余稍有空闲,就去对方办公室里泡茶聊天。一段时间后,一老一少两个好学之人心生默契,老先生开始给温老师讲解先后天八卦,并辅之以“河图”“洛书”之学。老先生讲得很慢,每讲一点,两人都仔细讨论,费时很久才把八卦六十四卦讲完。老先生讲解易道,温老师常有醍醐灌顶的领悟之感,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天道通过易经符号展示出来。老师说,这是我们老祖先贤相传的伟大智慧。
在温老师看来,宋明哲学家的哲学创造多来源于对《周易》之道的重新阐发,河洛之学和先后天八卦体现了中国哲人对于宇宙创造原点的把握,也是当代中国哲学创新的基点。
三、弘扬易学哲学之意
在北大读研期间,温老师把参透《周易》作为自己研究生阶段的头等大事。一入学他就有缘跟当时北大研究易学最著名的朱伯崑教授学习,也在陈来老师的课上研读刘大钧、余敦康、朱高正等先生的易学思想。课余他把《周易》的大部分古今注本都研究了一遍。在比较古往今来的注本时,温老师发现了马恒君著的《周易辨证》(现改为《周易正宗》)解释条分缕析,精准到位。因为不知道马恒君何许人也,温老师就给出版社写信,没多久就收到了马老师回信,随后就出京拜访马恒君教授,从此他对《周易》之学有了更精深的领会。十几年来,温老师经常去跟马老师求道问学,也成为马氏“辨象证义”正宗易学的传人。对易学的沉潜研究,使温老师能够深入东西方哲学的核心,充分实现沟通东西方哲学主要哲学命题的抱负。
温老师将自己与易学研究的缘分,一直坚持到了今天。1998年读硕士期间,温老师在《周易研究》发表了第一篇学术论文《王阳明易学略论》。这是第一篇系统研究王阳明与易学之间关系的文章,之后学界出现过几篇相关文章,多少受到该论文的影响。温老师的硕士毕业论文研究朱熹的易学,尤其是朱熹象数易学的发展和演变。当时温老师的导师是冯友兰和张岱年教授的高徒陈来教授。温老师在北大读研究生时主动接续了冯友兰和张岱年的学脉,继承北大学派从乾嘉学派传下来的扎实文献考证功夫。温老师当时也跟张学智教授学过《近思录》和《传习录》,这些都构成了温老师后来研究儒学的坚实基础。他当时跟汤一介教授和刘大钧教授也有交往,不久他们都大力推荐温老师赴美留学。
在北大读书时,温老师还向张祥龙教授问学。张老师当时刚从美国回来不久,讲授包括现象学、海德格尔和道家思想的中西比较哲学。从那时起,温老师对胡塞尔和现象学不断加深理解,体会到现象学独特的认识世界的方法与中国哲学有着特殊的亲缘关系,与中国哲学心物一体的认识论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虽然当时也受到福柯、哈贝马斯、罗尔斯、德里达、施特劳斯等的影响,但温老师觉得存在主义、现象学等与我们理解人生的方式很贴近,以至于有评论说他后来的中英文著作里都渗透着现象学和存在主义的韵味。
当时温老师还对道家、魏晋玄学和佛学下了功夫。他受到陈鼓应、王博老师的道家课程的深刻影响,强化了对老庄的理解,在跟许抗生、杨立华老师读书的时候,他把汤用彤、汤一介父子关于魏晋玄学,尤其是郭象部分读得滚瓜烂熟。很多年后,每当温老师开设有关中国哲学史的课程时,他对郭象的讲授总会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温老师说自己对郭象的理解渗透着深刻的人生体悟,更多是从郭象对于“命”的必然性和“遇”的偶然性之间的关系中去展开的。郭象认为必然和偶然之间的关系很微妙,他有一个命题叫“所遇为命”,“所遇”指的是我们偶然碰到的遭遇,但这些看似偶然、令个体难以把握的机缘最后构成了我们无法改变的命。郭象还说“静其所遇”,展示了一种面对不测人生的哲人态度。人生正是由一个个貌似偶然的瞬间所构成,在温老师的讲说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对郭象哲学与存在主义哲学多年的深思和体证。
四、沟通中西哲学之圆
1999年从北大毕业后,温老师先在一个杂志社担任编辑。因缘凑巧,在北京工作了一年后,温老师得到东西方中心的全额奖学金去夏威夷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那里一待就是六年。正是夏威夷大学的六年改变了他九十年代的自由主义情怀,改变了他对于中国当代社会现实、政治体制、文化历史,以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的几乎所有看法。身在异乡,他对于作为祖国的中国的理解,有了根本性的改变。温老师认为,面对西化的时代大势,中国应该采取一种合理、适当的方式来面对西方世界,积极调整自己的状态,而不是盲目听信一些西化的荒唐言论。
在美国求学阶段,温老师少有的学缘促进了他对儒学的深入思考。温老师在美国的导师是国际比较哲学的领军人物安乐哲教授,安教授十八岁到香港,跟随牟宗三、唐君毅等新儒家代表人物学习。安教授将毕生献给了中国哲学,在努力推动儒学的国际化,并写了大量著作。在今年国际儒学大会上,安教授作为大会代表作了主题发言。他曾与清华大学李学勤教授一起被授予2013年度“孔子文化奖”。温老师的另一位导师成中英教授是哈佛大学哲学博士,蒯因的学生,年轻时在台湾师从牟宗三和方东美先生。跟随这两位著名的导师六年时间,强化了温老师与二十世纪儒学学脉的关系。原来在北大师从陈来教授时,温老师沉潜的是冯友兰一系的学问和治学方法。在夏威夷时期,他对海外汉学从葛瑞汉、刘殿爵到安乐哲这个系统的学脉有精深的体会,加上通过成中英教授,对熊十力及其弟子们的港台新儒家学派,尤其是牟宗三、方东美、唐君毅等的学问用功甚深,使得温老师深入大陆儒学、港台新儒家和欧美汉学的学脉深处,跟他早年接续古典儒家圣人之道的志向一脉相通,这种学缘在今天的学界几乎是独一无二的。
在夏威夷大学读博修习的一些课程,帮助温老师打下了更加坚实的西方哲学基础。温老师选择的是最难的形而上学方向,他曾苦读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斯宾诺莎、康德、怀特海的著作,也为学习当代分析哲学中的形上学而钻研蒯因、普特南、塞拉斯(Wilfred Sellars)、塞尔、罗蒂,以及斯特劳森、泰勒、威廉姆斯、帕菲特、戴维森、内格尔等分析哲学大师的著作。温老师在夏威夷大学受到严格的学术训练,学生们每星期写作业,考试难度也很大。例如博士资格考试的内容包括古典形上学和现代分析哲学,考两次,每次耗时三天,在这三天三夜中基本上不眠不休。要想在这种近乎残酷的学术训练中生存下来,就要求学生必须在理解文献、把握思想和形成自己新观点等方面具有很强的能力。
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温老师逐步形成了自己对于中国哲学,特别是对儒学的全新理解。温老师在写作他的博士论文《儒家实用主义作为个人经验与世界交融的艺术》时,选择儒家的“创生性”(creativity)为研究对象。在温老师的博士论文里,他通过“创生性”这一概念沟通儒家哲学与实用主义哲学传统,说明中国儒家的“依境而生”能够帮助实用主义哲学走出西方哲学的创生性危机。书中温老师围绕“境遇性创生性”(contextual creativity)概念,说明个人周围的境遇、现实和历史的境遇都作为个人当下意念创造的背景而存在,人的所有活动都处于境遇性创生过程中,每时每刻都在此过程中进行选择。
回国任教之后,温老师把他的博士论文修改成为从多个哲学维度沟通儒学与实用主义哲学的专著,2009年在美国出版。之后他基于在人大多年教中国哲学史、跟张立文教授等教研室同道参学交流的经验,从比较哲学的视域用英文写作了《中国哲学》,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一出版就有广泛的国际影响,成为不少海外学生学习中国哲学的入门教材,被译成法、西、阿拉伯等多国文字出版,中文版对初学者掌握中国哲学的精义也有帮助。
《周易》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国哲学与文化的总源头。多年来,温老师念念不离《周易》这部“大道之源”,希望通过新译重释此经再造传统哲学的圣人之道,致力于从以“意”为本的角度解读《周易》的哲学系统,对每卦每爻加以精细诠释,将之重构成为一个浑然天成的思想体系。这就是《周易明意》(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这部大作的来龙去脉,此书一经出版即引起了易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事实上,此书可以说是作者二十余载学术历程迄今最重要的著作。遍览此著,读者会赞叹于作者对《周易》卦爻辞经文及《易传》的清晰解读和自成体系的独特阐释,也会对晦涩难懂的《周易》哲学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更为深刻的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