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住本站永久中文域名:风水业协会.cn
《周易》源于卜筮,其语言较之他书有其特殊性。不弄清《周易》的特殊语汇,要读懂《周易》是非常困难的。
对于《周易》这一套特殊语汇,前人有过很多的研究。比如《系辞传》就具体阐述了“吉”、“凶”、“悔”、“吝”、“无咎”这些专门术语的含义。《文言传》也表达了对“元”、“亨”、“利”、“贞”、“厉”等的认识。但是,由于易学观的不同,人们对《周易》这些特殊语汇的认识截然不同。我们可以看看孔颖达《周易正义》和高亨《周易古经今注》的不同解释。
下面,我们对《周易》这一套特殊语汇试作讨论。
先说“吉”、“凶”。
《周易》经文“吉”字75见,多单用。与形容词连用的有“大吉”(5见)、“终吉”(9见)、“中吉”(1见)、“初吉”(1见)。“大吉”形容吉的程度,“大”是修饰“吉”的。“初吉”、“终吉”、“中吉”,分别形容吉的阶段。“丈人吉”、“小人吉”、“大人吉”、“妇人吉”、“君子吉”、“小事吉”、“豚鱼吉”,则表示吉的对象和范围。与动词或动词性词组连用的有“元,吉”(15见)、“往,吉”(3见)、“征,吉”(4见)、“贞,吉”(39见)、“居,吉”(1见)、“艰则吉”、“永贞吉”、“南征,吉”、“居贞,吉”。其中“往,吉”、“征,吉”义同,“贞,吉”、“居,吉”义近。“往,吉”、“征,吉”与“贞,吉”、“居,吉”一样,都是条件句,“往”、“征”与“贞”、“居”表示“吉”的条件,但意思显然相反。“往”、“征”,都是主动前往。“贞”,定;“居”,住,都是不动的意思。所以“贞”、“居”又连言,称“居贞,吉”。至于“艰则吉”,也近于“贞,吉”、“居,吉”。“元,吉”也是条件句,“元”是“吉”的条件。下面我们再详细讨论。
“凶”字《周易》经文31见。其中“征,凶”10见,“贞,凶”11见,“有凶”3见,“终凶”1见。很明显,“征,凶”与“贞,凶”是相对的。一是主动前往则凶,一是静止不动则凶。
《系辞传》说:“‘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吉”就是“得”,就是成功;“凶”就是“失”,就是失败。两者的意思是对立的。
再看“悔”、“吝”。
《周易》经文“悔”字33见,其中“有悔”4见,“无悔”6见,“悔亡”19见;“吝”字20见,其中“小,吝”2见,“贞,吝”4见,“往,吝”2见,“以往,吝”1见,“往,见吝”1见。实际上“往,吝”也是4见,与“贞,吝”的次数一样。可见“往,吝”与“贞,吝”是相对的。一是主动前往则有吝惜,一是静止不动则有吝惜。《系辞传》说:“‘悔’、‘吝’者,言乎其小庛也。”“小庛”,即小问题。朱熹说:“吉凶悔吝之象,吉凶是两头,悔吝在中间。悔自凶而趋吉,吝自吉而趋凶。”朱震说:“悔者,追悔前失不惮改也”,“吝者,言当悔而止,护小庛而致大害者也。”这是说“悔”、“吝”虽同是小问题,但发展前途不同。悔有悔改补过之意,其发展前途是吉。吝则不知悔改补过,其发展前途是凶。
“无咎”93见。咎,害,轻于凶而重于悔吝。《系辞传》说:“‘无咎’者,善补过也”,“震无咎者存乎悔”。朱震说:“无咎者,本实有咎,善补过而至于无咎。”这是说,“无咎”的意思是原先本有咎,由于悔改补过而才得无咎,“无咎”是从“有悔”发展来的。
《文言传》“子曰”以“危”释“厉”,基本上为后人所接受。“厉”近于“凶”,但尚未成为现实的“凶”,只是临近“凶”的一种危险趋势,经过人为的努力,是可以化险为夷的。所以“厉”字15见,称“厉无咎”者4见,“厉无大咎”者1见,“厉有言无咎”者1见,“厉吉”者3见,高达一半多。
“亨”字47见,除“用亨”之“亨”与“享”通用外,其余的44例涵义有二:一是亨通,一是指有亨通的可能。其搭配常见的有:“元,亨”10见,“光亨”1见,“用亨”3见。“元,亨”为条件句,“元”是“亨”的条件。“光亨”,即大亨,“大”是修饰“亨”的。“用亨”,读为用享。高亨将“亨”字一概读为“享祀”之“享”,决不可从。因为今本的“用享”,帛书《易经》都作“用芳”。今本的“用亨”,帛书《易经》也都作“用芳”。除此之外的40多个“亨”,无一例外,都作“亨”,而不作“芳”。这说明在帛书《易经》的传授系统中,除“用亨”3处外,其他的“亨”字和“享”都不是一回事。楚简《周易》中,“卿”字11见,都是“亨”的假借。只有随卦上六的“王用亨于西山”之“亨”作“图片”。而此字本作“享”。这与帛书一样,“亨”与“享”决不通用一作“卿”,一作“图片”,界限清楚。
“利”, 《周易》本经118见,有“利贞”、“利见大人”、“利牝马之贞”、“先迷后得主,利”、“无不利”、“利永贞”、“利建侯”、“利居贞”、“利用刑人”、“无攸利”、“不利为寇”、“利御寇”、“利涉大川”、“利用恒”、“利执言”、“利君子贞”、“吉无不利”、“利用侵伐”、“利用行师”、“利建侯行师”、“利女贞”、“利用宾于王”、“利用狱”、“利艰贞”、“利有攸往”、“利已”、“小利贞”、“利西南”、“不利东北”、“利用为大作”、“利用为依迁国”、“不利即戎”、“不利宾”、“孚乃利用”、“利于不息之贞”、“利用享祀”、“利出否”、“利幽人之贞”、“利武人之贞”等说。其中单用的只有一例,就是坤卦卦辞的“先迷后得主,利”。
其中“无不利”即无所不利,也就是一切都利,共13见;“无攸利”意义与其相反,即无所利,没有什么有利的,共10见。
“利见大人”即利于出现大人,见读为现,指王、公、圣人出现的大好时机,共7见。
“利建侯”即利于封建诸侯,指在自己力量不够时,不强出头,利用下属和朋友去做。也就是说,是利用下属和朋友的时机。共2见。“利建侯行师”1见,义与“利建侯”同。
“利涉大川”即利于涉越大江河,指有利于闯大艰险,冒大风险。也就是说,是闯大艰险,冒大风险的时机。共10见。
“利有攸往”即利于有所前往,利于有所行动。也就是说,是行动、前进的时机。共13见。
其余“利御寇”、“不利为寇”、“利执言”、“利西南”、“不利东北”、“不利即戎”、“不利宾”、“利已”、“利出否”的“利”,也都是指示正确的行动方向,以求趋吉避凶。
“利用刑人”、“利用侵伐”、“利用行师”、“利用宾于王”、“利用狱”、“利用为大作”、“利用为依迁国”、“孚乃利用”、“利用享祀”的“利用”,相当于“利”。“利用刑人”即“利刑人”,“利用侵伐”即“利侵伐”,“利用行师”即“利行师”……都是指“刑人”、“侵伐”“行师”等的好时机。
“利贞”、“利牝马之贞”、“利永贞”、“利君子贞”、“利女贞”、“利艰贞”、“小利贞”、“利于不息之贞”、“利幽人之贞”、“利武人之贞”等,“利”都与“贞”组合,我们下面加以详细考察。
“贞”字109见,其中“贞,凶”10见,“贞,吝”4见,“贞,厉”8见,“贞,吉”29见,“安贞,吉”2见,“利贞”23见,“利艰贞”3见,“艰贞”1见,“利永贞”2见,“元,永贞”2见,“永贞吉”2见,“永贞”1见,“可贞”6见。这些“贞”字,都应该训为定,或正。
甲骨文、金文中,“贞”、“鼎”本同字。“贞”字所从之“贝”实即鼎。鼎,定也。因而贞也通定。而定字从正得声。《老子》第四十五章:“清静,为天下正。”郭店楚简《老子》乙本“正”作“定”。《老子》第十八章:“国家昏乱有贞臣。”郭店楚简《老子》丙本“贞”作“正”。《礼记·缁衣》:“《诗》云:‘靖共尔位,好是正直。’”郭店楚简本“正”作“贞”。由此可见,“贞”、“正”、“定”作为同源字,音同义近,原本就是可以通用的。
《周易》中的“贞”字,基本意义是定,引申义是正。由定的坚定不移,固守不变而抽象引申为坚持原则、坚持为正。
正因为“贞”训为定,所以其义与“居”、“安”近。因此“贞吉”、“居吉”义同,“贞”、“居”又可以连言,称“居贞吉”,又可称“安贞吉”;从反面而言,则是“征凶”。如革卦上九:“征凶,居贞吉。”是说有所前往则凶,安居不动则吉。损卦九二:“利贞,征凶。”是说利于安居不动,有所前往则凶。
“利艰贞”、“艰贞”、“艰则吉”之“艰”,历来人们都释为“艰苦”,其实是错误的。“艰”应该读为限,是限止的意思。其义与“贞”、“居”、“安”近。所谓“利艰贞”就是利于限止不动,“艰”为限止,“贞”为定而不动,其义相近,所以并称。“艰则吉”,即限止不动则吉。帛书《易经》中,大畜卦九三和明夷卦卦辞的“利艰贞”,都作“利根贞”;大壮卦辞上六的“艰则吉”作“根则吉”;大有卦初九的“艰则无咎”作“根则无咎”;泰卦九三的“艰贞”作“根贞”;噬嗑卦九四的“艰贞吉”作“根贞吉”。“艰”无一例外都写作了“根”。根有不动的意思,与限是相通的。这可以支持上述的见解。
李镜池说:“‘贞’之为卜问而非‘正’。若说是正,则‘贞凶’、‘贞厉’、‘贞吝’这些话怎样说呢?‘正’之一字,是一个绝对的‘好’名词,何以会‘正’而致‘凶’,‘正’而致‘厉’致‘吝’呢?……所以,若依贞为正的训诂,则《易》文中有‘贞’的地方,便处处解不通。”其实,我们只要懂得“贞”可训定,这些责难就可迎刃而解。所谓“贞,凶”,就是说固守不变则凶;所谓“贞,厉”,就是说固守不变则有危险;所谓“贞,吝”,就是说固守不变则有吝惜。违反了与时俱进之理,怎能不“凶”、不“厉”、不“吝”呢?
。